[实用新型]吹弧式多腔防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1535.7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7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鲍都都;赵亚军;王锋;贾鹏举;张胜利;王明晓;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H01T4/02;H01T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图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4 | 代理人: | 石路 |
地址: | 454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弧式多腔 防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弧式多腔防雷器,它包括绝缘外套,绝缘外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电极和下电极,绝缘体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设置有若干导电球,绝缘外套在相邻两个导电球之间形成灭弧腔,灭弧腔上设置有贯穿绝缘外套周向侧壁的排气口,每个灭弧腔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灭弧腔具有多个排气口,因此在保证排气口具有足够的流通面积的前提下,可以将排气口的口径尽量做小,从而提高空气的排出速度,即具有同时满足将电弧排净及快速灭弧,防雷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弧式多腔防雷器。
背景技术
10kV架空配电线路分布较广,线路长,所处地形复杂,容易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形成工频续流烧断导线,造成断线的主要原因是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建弧形成工频续流,弧根的温度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导线烧断;目前配网线路防雷领域采用的招弧角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导线和线路绝缘子,但由于该方式熄弧能力差、灭弧时间长,并有可能复燃,所以不能降低线路跳闸率,需要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而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但存在氧化锌电阻片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失效受潮、等缺陷。
专利文献1(CN207250240U)公开了一种典型的吹弧式多腔防雷保护器,其在绝缘体中设置有多个导电球,相邻两导电球之间形成灭弧腔,而且灭弧腔上设有贯穿绝缘体侧面的排气口,当雷击发生时,能够把电弧熄灭,最大灭弧时间不超过10毫秒,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减少了供电系统断电或重合闸操作,然而为将电弧排净,灭弧腔的排气口需要保持有较大的流通面积,但是为了保证灭弧腔内气体具有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空气流动速度,又需要将绝缘体的排气口做小,上述二者在技术要求上是冲突的;因此,提供一种提高吹弧式多腔防雷保护器上灭弧腔的排气速度,同时使得电弧排净,防雷效果好的吹弧式多腔防雷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吹弧式多腔防雷保护器上灭弧腔的排气速度,同时使得电弧排净,防雷效果好的吹弧式多腔防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吹弧式多腔防雷器,它包括绝缘外套,所述的绝缘外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的绝缘外套在所述的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设置有若干导电球,所述的绝缘外套在相邻两个所述的导电球之间形成灭弧腔,所述的灭弧腔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的绝缘外套周向侧壁的排气口,每个所述的灭弧腔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所述的排气口。
每个所述的排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的绝缘外套的同一个轴向截面位置。
每个所述的灭弧腔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排气口,且两个排气口的轴向线的夹角小于90°,所有所述的排气口成两排对齐。
所述的绝缘外套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绝缘芯棒。
所述的绝缘外套的下端设置有接地底座,接地底座包裹住所述的下电极和绝缘芯棒,接地底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的绝缘外套的外周侧壁设置有防水裙罩。
所述的防水裙罩按外径一大一小交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1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缆架空的快速拉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机械自主导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