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混凝土加工的搅拌输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8527.7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4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伟;朱街禄;彭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04;B28C7/16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莫伟智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凝土 加工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加工混凝土的搅拌输注装置,包括搅拌室壳体和输注室壳体,所述搅拌室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且贯穿于搅拌室壳体延伸至输注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且位于搅拌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室壳体的底面活动连接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搅拌室的底面开设有漏料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搅拌与输注同步进行,搅拌和输注设计均使用直通式,可以减少侧壁积累混凝土从而凝固难以清理的问题,同时设置有增压装置可以直接连接管道进行输送混凝土,减少了人力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混凝土加工的搅拌输注装置。
背景技术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了有一个舒适安心的房子,正是建筑行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才有了我们现在的舒适方便的生活,无论是房屋的建设还是轨道,桥梁的修建都离不开混凝土的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混凝土的使用量也是大大增加,这就使工人在搅拌输注混凝土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传统的混凝土加工都是先搅拌混合后再通过各种运输工具运送到工地使用,运输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搅拌,搅拌运输会使车辆行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运输中还容易使混凝土凝固,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混凝土加工的搅拌输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混凝土加工的搅拌输注装置,包括搅拌室壳体和输注室壳体,所述搅拌室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且贯穿于搅拌室壳体延伸至输注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且位于搅拌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室壳体的底面活动连接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搅拌室壳体的底面开设有漏料孔,所述漏料孔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防护挡板,所述搅拌室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注室壳体,所述输注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输注室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所述输注室壳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输注室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输注室壳体的侧壁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对立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注室壳体的侧壁且靠近出料口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增压壳体,所述增压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增压轴,所述增压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叶,所述增压壳体的侧壁且远离输注室壳体的一边开设有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一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带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增压轴的底端且贯穿于增压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注室壳体的底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支脚环形阵列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呈月牙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注室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与过滤网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8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