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PNP BJT型电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7408.X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杜树旺;谢路耀;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M3/157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2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稳态 多谐振荡器 pnp bjt 电源 控制器 | ||
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PNP BJT型电源控制器,包括端口Vcc、端口Vss和端口Out,还包括PNP型BJT管Q1、PNP型BJT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受控电流源1、受控电流源2和输出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器可与电源中的高压侧功率半导体器件相连,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将直接影响电源中高压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工作周期和占空比。本实用新型可自激运行、结构简单、利于集成、可靠性高、工作电压范围宽,特别适合较高输入电压的应用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控制器。在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基础上引入受控电流源,该电源控制器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不但具有调节工作频率和占空比的双重能力,而且还具有驱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能力,与变换器中高压侧(High-Side)BJT管、MOS管、IGBT管等均能匹配,特别适合较高输入电压的应用场合。该电源控制器可应用于应急电源、新能源发电、蓄电池充放电、LED驱动等领域。
背景技术
出于对大众化市场需求及规格化的考虑,现有大部分市售的电源控制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基本处于数伏至几十伏的区间内。当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与电源控制器的工作电压范围不一致时,大多会采用独立的辅助电源或非独立的辅助电源支路来为电源控制器供电,保证其能正常工作。但是,独立的辅助电源和非独立的辅助电源支路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也会增加损耗,会对整个电源的小型化和高效率化产生不良的影响。
面向高输入电压的精细化需求,电源需要一种宽工作电压范围的电源控制器,其工作电压范围可覆盖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可不再需要独立的辅助电源和非独立的辅助电源支路为其供电。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大部分市售电源控制器工作电压范围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PNP BJT型电源控制器,它具有相当宽的工作电压范围,采纳其作为控制器的电源在小型化和高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PNP BJT型电源控制器,包括端口Vcc、端口Vss和端口Out,还包括PNP型BJT管Q1、PNP型BJT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受控电流源1、受控电流源2和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端口a和端口b,PNP型BJT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受控电流源1的第一端口、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PNP型BJT管Q2的发射极以及端口Vcc相连,PNP型BJT管Q1的基极同时与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电阻R1的一端相连,PNP型BJT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输出单元的端口a、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相连,PNP型BJT管Q2的基极同时与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PNP型BJT管Q2的集电极同时与电阻R5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受控电流源2的第一端口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以及受控电流源1的第二端口相连,受控电流源2的第二端口同时与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端口Vss相连,输出单元的端口b与端口Out相连;
流入受控电流源1第一端口的电流is1影响PNP型BJT管Q2导通时电容C1的充电速度以及PNP型BJT管Q1导通时C1的放电速度,is10且is1越大则Q2的导通时间越短、Q1的导通时间越长,进而影响端口a的控制信号;
流入受控电流源2第一端口的电流is2影响PNP型BJT管Q2导通时电容C2的放电速度以及PNP型BJT管Q1导通时C2的充电速度,is20且is2越大则Q1导通时间越长、Q2的导通时间越短,进而影响端口a的控制信号;
所述输出单元将端口a的控制信号转化为端口b的驱动信号,使所述电源控制器具有驱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7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除毛刺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断桥隔热自然通风隔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