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栽培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5397.1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3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罗连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6 | 分类号: | A01G1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栽培 | ||
一种食用菌栽培袋,非透明状的袋体前侧上下纵向设有透明状的观察条带,袋体上端为上口,袋体下端设有横向的密封压线,密封压线下部为密封边,密封压线中部为凹弧型或波浪形,凹弧型的弦长小于厘米;密封边上设有吊挂指孔,吊挂指孔成凹弧形,吊挂指孔位于密封压线中部的弧形下侧;位于密封压线下侧的观察条带上涂印检测标记。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避免了露天摆菌、吊袋养菌喷水管理所带来的出现绿苔问题,同时在自动智能装包生产线上光感应识别菌袋效果大大提高,并且通过设置吊挂指孔,易于搬运与悬挂,在吊袋栽培过程中省工省时,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黑色袋体,使升温提早了栽培季节近15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中,食用菌的栽培生产流程主要为:分装包-----养菌-----子实体管理这三大阶段,其中,在工厂化生产智能装包过程中,在生产线上需要光感应器件对塑料袋进行识别,由于受袋色影响所以对常规透明菌袋这种感应识别常常失效,不能做到精准识别的要求。在养菌过程中、由于菌丝生长习性需要避光、常规透明菌袋违背菌丝这一生长习性、因受光照射而损伤菌丝。在子实体出耳阶段由于绿苔孢子需光萌发,加之此时对菌包又是采取喷水管理,所以常规透明菌袋常常造成绿苔的萌发生长,从而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
另外,传统透明栽培袋,袋体上端开口,下端密封,装料之后将上部封口扎紧,然后直接进行搬运,在吊袋栽培中因立体吊袋需对菌包实行托盘连吊、线绳扣吊或插孔树吊等,这些场合常规栽培袋即无法实现,造成费工费时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食用菌栽培袋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食用菌栽培用菌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栽培袋,非透明状的袋体2前侧上下纵向设有透明状的观察条带3,袋体2上端为上口1,袋体2下端为密封结构。
所述观察条带3的宽度小于8厘米。
所述袋体2为黑色。
所述袋体2下端设有横向的密封压线5,密封压线5下部为密封边8,密封压线5中部为凹弧型或波浪形,凹弧型的弦长小于8厘米。
所述密封边8上设有吊挂指孔7,吊挂指孔7成凹弧形,吊挂指孔7位于密封压线5中部的弧形下侧。
所述位于密封压线5下侧的观察条带3上涂印检测标记6。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避免了露天摆菌、吊袋养菌喷水管理所带来的出现绿苔问题,同时在自动智能装包生产线上光感应识别菌袋效果大大提高,并且通过设置吊挂指孔,易于搬运与悬挂,在吊袋栽培过程中省工省时,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黑色袋体,使升温提早了栽培季节近15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折叠状态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折叠状态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撑开状态主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撑开状态俯视结构图。
图5是波浪形密封压线的食用菌栽培袋折叠状态主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口,2、袋体,3、观察条带,4、折角边,5、密封压线,6、检测标记,7、吊指挂孔,8、下部密封边,9、透气塞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5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子母式口腔气管插管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可安装在焊接工具上的焊接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