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85109.2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7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邢瑞强;张朋;李计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电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M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谭承世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dc 变换器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和系统,包括:飞跨电容模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电感组、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共地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压端;第一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电感组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电感组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共地端;电感组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能源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其在不同工业、科研环境下需求。在要求能充放电的系统,比如电动汽车、不允许断电的系统、光伏发电、航空电力等场合中,要求能量可以双向自由流通,而为此做两个电能变换器显然过于笨重,而且增加了成本。双向DC/DC变换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通过适当的控制,它可以让能量两个方向自由地流动,对比于制作两个电能变换器的方案,兼顾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还有成本,提高了效率。
但是,目前的两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范围小,电磁干扰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和系统,以解决目前的两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范围小,电磁干扰大的问题。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飞跨电容模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电感组、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共地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一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所述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感组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所述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二端;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飞跨电容模组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极的源极连接所述共地端;
所述电感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组和第二滤波电容组;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共地端;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共地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反向并联的第一寄生二极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包括:第二场效应管和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反向并联的第二寄生二极管;
所述第三开关管包括:第三场效应管和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反向并联的第三寄生二极管;
所述第四开关管包括:第四场效应管和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反向并联的第四寄生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飞跨电容模组为一个电容,或者,所述飞跨电容模组为至少两个电容并联组成。
可选的,所述电感组为一个电感,或者,所述电感组为至少两个电感串联组成。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电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电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5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系统用温度传感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恒温控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