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螺母专用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4230.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2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13/4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武支才 |
地址: | 3222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专用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锁螺母专用套筒,包括其第一端设有内孔的套筒本体,该内孔与对应的螺母相匹配并用于向上述螺母传递扭力,所述内孔的壁面设置成能同时作用于自锁螺母的两个螺母的第一孔壁结构以及能单独作用于自锁螺母的对应的外端螺母的第二孔壁结构。在具体拆卸时,可通过套筒的第二孔壁结构先将自锁螺母的外端的上螺母与内端的下螺母松开,然后再切换套筒的第一孔壁结构同时作用于自锁螺母的两个螺母将该两个螺母一并卸下来。这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将上方的上螺母拆卸下来,然后再将位于下方的下螺母从螺钉上拆卸下来的繁杂操作,提高了自锁螺母的拆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拆装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螺母专用套筒。
背景技术
双螺母结构,如自锁螺母(又称防松螺母或偏心螺母)能有效防止振动等原因导致的松动问题。自锁螺母是成对配套使用的,分为上螺母和下螺母,安装时下螺母在下方先装,上螺母在上方后装,其中,下螺母或下螺母在加工时中心作偏心加工,可起到楔子的作用,如申请号为CN98237405.4(授权公告号为CN2395077Y)公开的一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防松螺母》,申请号为CN200610134940.5(授权公告号为CN100425846C)公开的《偏心式自锁螺母》以及申请号为CN201420098238.8(授权公告号为CN203809477U)公开的《一种偏心防松螺母》均披露了这样双螺母结构。
自锁螺母安装及拆卸时是通过扳手套筒套设在螺母上进行转动操作的,但采用现有的扳手套筒拆卸上述自锁螺母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现有的套筒通常只具有一个与相应规格的螺母相适配的内六角孔,该内六角孔的深度也与相应规格的螺母的厚度相一致,因而在拆卸上述自锁螺母时需要先将上方的上螺母拆卸下来,然后再将位于下方的下螺母从螺钉上拆卸下来,因而拆卸过程用时较长,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匹配自锁螺母的上下两个螺母从而方便地将自锁螺母卸下或旋紧的自锁螺母专用套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锁螺母专用套筒,包括其第一端设有内孔的套筒本体,该内孔与对应的螺母相匹配并用于向上述螺母传递扭力,所述内孔的壁面设置成能同时作用于自锁螺母的两个螺母的第一孔壁结构以及能单独作用于自锁螺母的对应的外端螺母的第二孔壁结构。
为了同时适配自锁螺母的其中一个螺母的厚度或者配套的两个螺母的整体厚度,所述第一孔壁结构包括多个与对应螺母的棱角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孔壁结构包括多个与对应螺母的棱角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沿套筒本体的轴向具有第一长度,第二凹槽沿套筒本体的轴向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具体地,第二凹槽的第二长度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螺母的厚度进行选择,其中,第二长度不大于单个螺母的厚度,优选为第二长度与单个螺母的厚度相一致,以避免因第二长度过长而与位于下方的另一螺母形成干涉,进而方便套筒直接套设在相应的单个螺母上进行转动操作,提高拆装效率;相应地,第一凹糟的第一长度大于单个螺母的厚度,并应使自锁螺母的位于上方螺母的整体以及位于下方(内端)的螺母的至少部分均收容到套筒的内孔中,进而满足通过套筒的第一孔壁结构对两个螺母同时进行拆装操作。
为了方便加工以及方便套筒内孔的第一孔壁结构与第二孔壁结构相切换,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与上述多个第一凹槽沿所述内孔的圆周方向依次交错布置。
为了使套筒的内孔能与常规使用的六角螺母相适配,所述第一孔壁结构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孔壁结构的径向截面均为六边形。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第一孔壁结构的径向截面以及第二孔壁结构的径向截面并不局限于六边形,可以根据常规的螺母多种样式设计成如矩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形式。
自锁螺母的拆装环境多带有润滑油液,为了避免套筒在拿取时发生滑落,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周壁上还设有防滑螺纹。
为了将套筒与套筒扳手相连接,还包括设于套筒本体的第二端的用于与套筒扳手的驱动端相连接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4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挡浪海岸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均匀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