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集输管道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84031.2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森;雷仁明;邱月;王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森 |
| 主分类号: | F16L9/22 | 分类号: | F16L9/22;F16L59/02;F16L59/12;F16L53/32;B23K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164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管道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集输管道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将螺纹杆插入套块内,螺纹杆内端与上半圆管道和下半圆管道螺接,下端通过螺母锁紧套块,将加热管道与夹持组件连接,电动推杆升降加热管道,使加热管道与集输管道对其,使用轮子推动安装,将加热管道套装在集输管道上,方便安装;启动电机,主动锥齿轮转动,使从动锥齿轮带动丝杆转动,移动块在丝杆上移动,带动上半圆管道和下半圆管道向内移动,夹紧集输管道,通过圆形槽口和圆形插块,使上半圆管道和下半圆管道快速对齐连接,加热管道卡紧集输管道后关闭电机,进行焊接,夹持组件通过螺纹杆连接加热管道,加热管道能够随丝转动开合,有两种安装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集输管道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集输是将油田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油田气进行收集、处理,并分别输送至矿场油库或外输站和压气站的过程;集输管道包括从单个油井到油处理厂的出油管道,以及从处理厂到油库或长输管道首站的集油管道,在我国油气集输管道均由油田管理。
在石油和天然气从井口喷出,在采油井场上又经过加热后,原油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很好,将沿着油、气混集输管道向前推进,但是,输送一定距离之后,温度又会逐渐下降,原油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慢慢地增高,集输管道内也会结蜡,原油流动就会越来越困难,沿着油、气集输管道,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建一个加热区,设置集输管道加热装置,给集输管道内的原油加热,使原油顺利的输送到转油泵站。
现有集输管加热装置大多采用焊接,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是现有的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在焊接时,因集输管道高度和位置不同,不易安装在集输管道上安装集输管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油田集输管道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焊接时因集输管道高度和位置不同,不易安装在集输管道上安装集输管加热装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道和安装机构;所述加热管道包括上半圆管道和下半圆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内部分为加热层、保温层和隔热层;所述加热层内部设有均布的热水管;所述隔热层外部居中设置有螺纹槽口;所述安装机构通过螺纹槽口与加热管道连接,安装机构包括有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上端口处开设有圆形槽口,上端口接有圆形插块;所述圆形槽口与圆形插块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底座、电动推杆和轮子;所述底座下端安装有轮子,底座上端中部固接有电动推杆;所述轮子上安装有刹车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支撑板、电机、转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移动块、连杆和套块;所述电动推杆上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端固接电机,右端自上而下固接有一号支板、一号撑板、二号撑板和二号支板;所述转轴左端穿过支撑板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右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上下端均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外端固接有丝杆;位于上端的所述丝杆向上延伸穿过一号撑板,并与一号支板转动连接,位于下端的所述丝杆向下延伸穿过二号撑板,并与二号支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右端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右端固接有套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位于一号撑板和从动锥齿轮以及二号撑板和从动锥齿轮之间段为光杆段,位于一号撑板和一号支板以及二号撑板和二号支板之间段为丝杆段;所述移动块与丝杆段螺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右端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块左端固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与滑槽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块开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内端与隔热层的螺纹槽口螺接,螺纹杆另一端螺接有螺母。
更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丝杆段旋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森,未经陈晓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4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F6在线监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智能净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