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模板变形缝的调节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3526.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华;林孝涛;鄢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6 | 分类号: | E04G9/06;E04G1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林朝熙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模板 变形缝 调节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变形缝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顶杆、用于支撑且导向所述顶杆的外壳、齿轮和旋转轴杆,所述外壳垂直固定于变形缝处的模板上,所述外壳为半剖管状,所述顶杆部分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顶杆的外壁上轴向设置由多个连续齿组成的啮合部,所述齿轮设于所述顶杆的下方且与所述啮合部啮合,所述旋转轴杆穿过所述齿轮中心且与齿轮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旋转轴杆,带动齿轮转动,再由齿轮带动顶杆在外壳内移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使变形缝处的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成型效果大幅度提升,且提升了铝合金模板的拼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变形缝的调节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使用的铝合金模板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模板支撑系统。由于建筑物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变形、开裂等问题,在设计方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进行综合考虑后将三种变形缝设计在了同一位置。在铝合金模板系统的加固体系下,仅有250mm~500mm的变形缝处墙体加固非常困难。现有铝模支撑体系未对变形缝处的支撑进行优化,从而导致后浇墙体浇筑时,墙体向先浇墙体倾斜。故提高变形缝处的加固的效果和施工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变形缝的调节支撑装置,使变形缝处的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成型效果大幅度提升且提升了铝合金模板的拼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合金模板变形缝的调节支撑装置,包括顶杆、用于支撑且导向所述顶杆的外壳、齿轮和旋转轴杆,所述外壳垂直固定于变形缝处的模板上,所述外壳为半剖管状,所述顶杆部分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顶杆的外壁上轴向设置由多个连续齿组成的啮合部,所述齿轮设于所述顶杆的下方且与所述啮合部啮合,所述旋转轴杆穿过所述齿轮中心且与齿轮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旋转轴杆,带动齿轮转动,再由齿轮带动顶杆在外壳内移动。
更优地,所述模板上还固定两轴承,两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所述旋转轴杆穿设有两轴承以及齿轮。
更优地,所述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一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的上部侧壁设置限位件,所述旋转轴杆的一端部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模板的背楞上设置第二通孔,所述定位钢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限位件固定定位钢筋的位置。
更优地,所述外壳的内径比所述顶杆外径大1~2毫米。
更优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杆或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模板变形缝的调节支撑装置通过旋转轴杆来带动齿轮旋转推出或收回顶杆,来达到控制顶杆伸缩的目的,用定位钢筋来防止顶杆的回缩并达到支撑的目的,通过该调节支撑装置提供的支撑力,提升了模板的拼装效率,使变形缝处的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成型效果大幅度提升,且有效减少后浇墙体的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图。
1、顶杆;11、啮合部;2、外壳;3、齿轮;4、旋转轴杆;5、模板;6、轴承;7、定位钢筋;71、限位件;8、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3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道路桥梁斜拉索绳的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流体尿素喷嘴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