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3225.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稀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1/36;H01Q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何姣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旋翼 无人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着陆架、雷达和安装结构;着陆架与机身连接;雷达包括天线机构,天线机构能够相对机身绕预设转轴旋转,用于探测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侧面的障碍物;雷达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着陆架上;其中,雷达位于机身的底部下方,且转轴与预设平面相交,预设平面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俯仰轴和横滚轴所在的平面。该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扩大了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探测角度和探测覆盖范围,并降低雷达受物体碰撞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自动飞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无人机上设置的传感器或者避障雷达感测周围的环境及障碍物,以使无人机及时进行避障操作,保证飞行和作业安全。然而,目前装有雷达的无人机,雷达通常仅能探测无人机侧面的有限区域,由此造成无人机的探测角度和探测覆盖范围有限,无法保证避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旨在扩大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探测角度和探测覆盖范围,并降低雷达受物体碰撞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着陆架,与所述机身连接;
雷达,包括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能够相对所述机身绕预设转轴旋转,用于探测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侧面的障碍物;
安装结构,所述雷达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着陆架上;
其中,所述雷达位于所述机身的底部下方,且所述转轴与预设平面相交,所述预设平面为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俯仰轴和横滚轴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体;
雷达,包括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能够相对所述机体绕预设转轴旋转,用于探测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侧面的障碍物;
安装结构,所述雷达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
其中,所述雷达位于所述机体的底部下方,且所述转轴与预设平面相交,所述预设平面为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俯仰轴和横滚轴所在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由于雷达的天线机构能够绕转轴旋转,该转轴与俯仰轴和横滚轴所在的平面相交,不仅能够探测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前方视野和后方视野而实现前后避障,而且能够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侧面视野除了前方视野和后方视野以外的其他侧面视野进行探测,扩大了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探测角度和探测覆盖范围,保证了避障的可靠性。此外,由于雷达位于机身的底部下方,与雷达位于机身或机体的侧面相比,在用户使用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过程中,避免或减少了雷达因被用户踢到或者被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提高了雷达的使用寿命和用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无人机的扫描区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着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未示出;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剖视图,其中壳体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3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管高精度加工抛光机
- 下一篇:基于眼科护理的眼部异物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