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透光防盗纱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2309.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8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建军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9/52;E06B3/12;E06B3/38;G08B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7153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透光 防盗 纱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透光防盗纱窗,包括防盗纱窗主体、铝合金外框、报警器本体、纱窗、拉手和防盗锁,所述防盗纱窗主体上设置有铝合金外框,且铝合金外框内侧顶部通过合页与铝合金内框的上部相连接,并且铝合金外框内侧底部通过防盗锁和锁孔与铝合金内框的底部相连接,同时铝合金内框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拉手,所述铝合金外框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且铝合金外框与铝合金内框上均设置有报警器本体,所述铝合金内框的内侧通过卡槽与纱窗相连接,且铝合金内框上设置有透明板。该新型透光防盗纱窗,高清、透光、通风好、光线好,在铝合金内框上设置有透明板,有利于对儿童的保护,不遮挡光线,有利于室内人员通过纱窗对室外的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纱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透光防盗纱窗。
背景技术
防盗纱窗是人们家庭装修中常见的一种常用窗户防护装置,其可以阻挡室外的漂浮物飘进到室内,也可阻挡蚊虫的进入,纱窗的材质一般分为尼龙类纱窗、金属类纱窗和玻璃纤维等。
但现有的防盗纱窗,由于防盗纱窗上的纱网强度较低,在儿童攀爬门窗时,易造成纱网的破裂,不利于对儿童的保护,而部分居民在门窗的外侧设置不锈钢钢管,但以阻挡屋内人员的视线,同时防盗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透光防盗纱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盗纱窗,由于防盗纱窗上的纱网强度较低,在儿童攀爬门窗时,易造成纱网的破裂,不利于对儿童的保护,而部分居民在门窗的外侧设置不锈钢钢管,但以阻挡屋内人员的视线,同时防盗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透光防盗纱窗,包括防盗纱窗主体、铝合金外框、报警器本体、纱窗、拉手和防盗锁,所述防盗纱窗主体上设置有铝合金外框,且铝合金外框内侧顶部通过合页与铝合金内框的上部相连接,并且铝合金外框内侧底部通过防盗锁和锁孔与铝合金内框的底部相连接,同时铝合金内框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拉手,所述铝合金外框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且铝合金外框与铝合金内框上均设置有报警器本体,所述铝合金内框的内侧通过卡槽与纱窗相连接,且铝合金内框上设置有透明板。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外框的厚度大于铝合金内框的厚度,且铝合金外框与限位板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内框的安装结构为旋转结构,且铝合金内框以合页为旋转中心,并且铝合金内框最大边长大于限位板的最小边长。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本体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且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设置在限位板和铝合金内框上,并且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与限位板和铝合金内框的表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透明板等距排列在铝合金内框上,且透明板的材质为PC透明光管,并且透明板与铝合金内框为螺钉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透光防盗纱窗,高清、透光、通风好、光线好,并可对儿童具有保护的作用;
1、在铝合金外框和铝合金内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报警器本体为磁感应分离报警器,在用户打开报警器本体的开关时,当外人从户外打开铝合金内框时,铝合金外框上的第一接触部与铝合金内框上的第二接触部分离,报警器本体上的蜂鸣器发出警报,提高报警的效果;
2、在铝合金内框上设置有透明板,起到避免儿童攀爬窗户时,弄破纱窗,从窗户掉落,有利于对儿童的保护,且透明板的材质为PC透明光管,在对儿童进行防护的同时,又不遮挡光线,有利于室内人员通过纱窗对室外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盗纱窗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盗纱窗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盗纱窗主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建军,未经卢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2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花加纱网结构
- 下一篇:电力作业现场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