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81245.4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范利东;郭萍;范水明;范利刚;秦樟琦;曾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杭甬变压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12;H01F27/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杨丽萍 |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油箱 散热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属于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油箱散热外框结构通常为整体式,不仅加工困难而且安装麻烦,不利于加工,同时对于油箱的拐角处无法进行有效散热,造成散热不均匀,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弯曲主体,弯曲主体内壁吻合变压器油箱拐角处外表面,弯曲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拼接结构,弯曲主体上连接有输油管,弯曲主体上设有与输油管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设置于弯曲主体上端,出油孔设置于弯曲主体下端,输油管内还安装有导风管,导风管内壁还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齿。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率高、易模块化生产、加工难度低、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和铁芯中的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逸出去,以免过热而造成绝缘损坏。对小容量变压器,外表面积与变压器容积之比相对较大,可以采用自冷方式,通过辐射和自然对流即可将热量散去。自冷方式适用于室内小型变压器,为了预防火灾,一般采用干式,不用油浸。
由于变压器的损耗与其容积成比例,所以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大,其容积和损耗将以铁芯尺寸三次方增加,而外表面积只依尺寸的二次方增加。因此,大容量变压器铁芯及绕组应浸在油中,并采取各种冷却措施。现有的变压器油箱的散热外框架通常为多根输油管直接连通变压器油箱,通过输油管进行油液循环散热,然而这种结构的散热外框加工较为麻烦,而且加工成本高,无法实现模块化生产,而且对于油箱的拐角处无法进行有效散热,造成散热不均匀,散热效率不高,影响变压器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拼接方便、模块化的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主体,所述的弯曲主体内壁吻合变压器油箱拐角处外表面,所述的弯曲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拼接结构,所述的弯曲主体上连接有输油管,所述的弯曲主体上设有与输油管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设置于弯曲主体上端,所述的出油孔设置于弯曲主体下端,所述的输油管内还安装有导风管,所述的导风管内壁还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组装时,通过拼接结构将若干弯曲主体拼接在一起组成油箱框架;变压器工作时,变压器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受热上升通过进油孔进入到输油管内,当油液进入输油管时,油液会与输油管内壁和导风管外壁接触,输油管外壁可进行部分散热,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当导风管的温度上升时,导风管内的空气温度升高会从导风管上端开口排出,导风管下方的冷空气不断补充,通入过程中被导风管加热不断上升,形成类似烟囱的效果,油液经过双重散热冷却下降通过出油孔流回油箱内,如此不断循环。此结构相比现有直接将输油管焊接在油箱上的结构,本设置将变压器油箱外框模块化,实现了加工难度低、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同时相比现有散热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和效率,散热均匀,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中,所述的拼接结构分为凸条和凹槽,所述的弯曲主体左侧设有凹槽,右侧设有凸条,所述的凹槽和凸条长度与弯曲主体长度一致,所述的凹槽和凸条所在位置还设有梯形凸起,所述的梯形凸起长度与弯曲主体长度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中,所述的输油管和导风管截面形状均为圆形。
在上述的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中,所述导风管内壁与散热齿表面均设有波纹状凸起。
在上述的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中,所述的输油管周壁还设置有散热翅片,两个所述的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的散热翅片长度与输油管长度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模块中,所述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形状为腰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杭甬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衢州杭甬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1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微量移液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胶粘剂测试用力学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