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盆式支座及支座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9942.6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聂新民;盖卫明;陈宜言;姜瑞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G01L5/00;G01L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支座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盆式支座及支座监测系统,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包括顶板、橡胶板、压力传感器、紧固装置和盆座,支座设置在桥梁与桥墩之间,顶板与橡胶板在顶板的重力作用下接触,盆座的侧壁上设有传感器通道,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通道内且压力传感器的探测端与橡胶板的侧壁接触,压力传感器沿所述盆座周向设置有多个且位于盆座的同一截面上,紧固装置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盆座的侧壁上;支座监测系统包括压力数值采集器、数据传输器、数据计算器、报警器和上述的智能盆式支座。本实用新型中,压力传感器不参与支座结构受力,能够长期稳定的监测支座所受竖向载荷,以及监测支座是否有偏载或局部脱空,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及时预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盆式支座及支座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多处于重要交通通道的咽喉部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针对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支座是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之间实现传递荷载、协调变形、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构件,基于桥梁支座工作状态的智能监测技术,可直接为桥梁结构的健康状态评估和道路交通数据的统计提供数据,对提高桥梁结构的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桥梁管养体系和城市交通系统的管理智能化、促进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桥梁支座为三向测力支座,即在常规支座的基础上通过集成测力元件、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设备而实现实时测试荷载,但三向测力支座采用的竖向压力传感器,在进行支座竖向压力的监测的同时也参与结构受力,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竖向压力传感器的金属材料存在一定的徐变变形,而且,竖向压力传感器除承受竖向压力外,还会承受弯矩,导致所测压力值会存在飘移,进而导致无法判断是支座本身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还是传感器测量精度出现问题,此外,该三向传感器也无法测量支座的转角、位移等参数,无法监测到支座出现转角过大时引起的局部脱空以及过大的扭转变形等情况,并且缺少相应的预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盆式支座及支座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压力传感器不参与支座结构受力,能够长期稳定的监测支座所受竖向载荷,以及监测支座是否有偏载或局部脱空,结构简单,能够及时预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盆式支座,包括顶板、橡胶板、压力传感器、紧固装置和盆座,所述顶板用于与桥梁固定连接,所述盆座的用于与桥墩固定连接,所述盆座内固定设置有所述橡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橡胶板的上端面在所述顶板的重力作用下接触,所述盆座的侧壁上设有传感器通道,所述传感器通道贯穿所述盆座的侧壁,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通道内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测端与所述橡胶板的侧壁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沿所述盆座周向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盆座的同一截面上,所述紧固装置将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盆座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为锁紧螺母,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感应装置和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传感器通道设有内螺纹,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通道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能够将所述压力传感器紧固在所述盆座上。
优选的,所述盆座为圆筒形,所述橡胶板的直径与所述盆座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所述橡胶板之间沿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依次设有滑动板、聚四氟乙烯板和中间支撑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滑动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板的顶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所述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中间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橡胶板接触,所述滑动板与所述中间支撑板均为刚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撑板为圆柱形,所述中间支撑板的直径与所述橡胶板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包括防尘圈,所述中间支撑板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延展形成一环形凸缘,所述防尘圈的一端与所述凸缘的底面连接,所述防尘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盆座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帘门防横移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通道建设辅助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