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9869.2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依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祥力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4/32 | 分类号: | D01H4/32;D01H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 地址: | 3318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纺纱 设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分梳装置外壳的外侧固定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转动端与主动转动轴相连;主动转动轴与从动转动轴上均固定有齿轮且两个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主动转动轴和从动转动轴上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上均设置有多个用来拉扯纤维的凸起;分梳装置外壳上设有纤维出料口;两个纤维出料口的外侧均安装有纺杯。该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通过设置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一是能够提高分离效率,二是能够提高分离效果;通过设置两个纺杯,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挡板,能够是棉条纤维顺利进入到出料口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梳设备,具体是一种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流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分梳辊用来抓取和喂入棉条纤维的装置,通过自身高速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把抓取的纤维甩出至纺杯,之后进行加工。
现有的大多分梳装置,其内部只含有一个分梳辊,在分离时靠一个分梳辊分离,这样下来一是效率低,二是分离效果较差,纤维内部的杂质祛除不干净,而且单个分梳装置与单个纺杯相互配合,这样设置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包括分梳装置外壳、进料口、主动转动轴、从动转动轴、主动分梳辊、从动分梳辊、凸起、杂质出口、纤维出料口、转动电机以及齿轮;所述分梳装置外壳内转动设置有主动转动轴和从动转动轴;所述分梳装置外壳的外侧固定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转动端与主动转动轴相连;所述主动转动轴与从动转动轴位于分梳装置外壳外侧的部分上均固定有相同的齿轮且两个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转动轴和从动转动轴上分别固定有大小相同的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所述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上均设置有多个用来拉扯纤维的凸起;位于所述主动分梳辊的左侧和从动分梳辊的右侧的分梳装置外壳上均开设有纤维出料口;两个所述纤维出料口的外侧均安装有纺杯;所述分梳装置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杂质的杂质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上的凸起交叉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分梳装置外壳的底部至纤维出料口的方向上分梳装置外壳的内壁与主动分梳辊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纤维出料口上侧的分梳装置外壳内壁上还设置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杂质出口的底部还设置有收集杂质的杂质收集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主动分梳辊和从动分梳辊,一是能够提高分离效率,二是能够提高分离效果;通过设置两个纺杯,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挡板,能够是棉条纤维顺利进入到出料口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流纺纱设备的分梳装置的分梳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梳装置外壳、2-进料口、3-主动转动轴、4-从动转动轴、5-主动分梳辊、6-从动分梳辊、7-凸起、8-杂质出口、9-纤维出料口、10-挡板、11-纺杯、12-杂质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祥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祥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9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智能配线架
- 下一篇:一种大型实验室的浸泡式液体控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