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9371.6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张爱军;吴靖宇;戴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进水 预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包括通过走水管道依次连通的MBR产水箱、MBR产水输送泵、双级反应沉淀槽、循环浓缩箱、超滤进水泵、超滤膜机组、板式换热器、RO进水箱,其中,所述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槽,所述污泥槽分别与双级反应沉淀槽和循环浓缩箱通过污泥管道连接。该装置采用两级反应沉淀加超滤过滤的方式对MBR产水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硬度和碱度,同时设置冷却塔和板式换热器,对水温进行控制,从而给反渗透系统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最终实现取代纳滤,把水中的硬度和碱度去除,同时可降低水中的TDS,有利于后端RO机组运行,延长RO膜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硬度污水的预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具有硬度高、碱度高的特点,经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后,一般采用纳滤(NF)工艺处理再进入反渗透(RO)工艺,由于纳滤会产生浓缩液,反渗透也会产生浓缩液,导致整体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回收率较低。同时,由于硬度高、碱度高,导致纳滤膜机组的清洗频率高,使用寿命短。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处理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存在的回收率低、纳滤膜机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包括通过走水管道依次连通的MBR产水箱、MBR产水输送泵、双级反应沉淀槽、循环浓缩箱、超滤进水泵、超滤膜机组、板式换热器、RO进水箱,其中,所述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槽,所述污泥槽分别与双级反应沉淀槽和循环浓缩箱通过污泥管道连接。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双级反应沉淀槽包括一级反应沉淀槽和二级反应沉淀槽,所述一级反应沉淀槽包括一级反应槽和一级沉淀槽,所述二级反应沉淀槽包括二级反应槽和二级沉淀槽,其中,所述MBR产水输送泵的出水口通过走水管道连接一级反应槽的进水口,一级反应槽出水自流进入一级沉淀槽,再溢流至二级反应槽,再溢流至二级沉淀槽,所述二级沉淀槽的出水口通过走水管道连接循环浓缩箱的进液口。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污泥槽进口通过污泥管道分别与一级沉淀槽和二级沉淀槽的排泥口连接。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污泥槽的出口通过污泥管道依次与污泥泵、板框脱水机连通,板框脱水机的清液出口通过回流管道与循环浓缩箱连接。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循环浓缩箱的排泥口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污泥槽的进口。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一级沉淀槽和二级沉淀槽分别具有锥形槽底,污泥槽的出口设置于锥形槽底底部。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换热管道与冷却塔连通,换热管道上设置有冷水循环泵。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超滤膜机组采用外置管式超滤,设计通量为200~300LMH,过膜流速3-4m/s。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超滤机组的浓缩液出口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循环浓缩箱的进液口。
所述的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RO进水箱设置用于投放pH调节剂的酸投加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进水预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两级反应沉淀加超滤过滤的方式对MBR产水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硬度和碱度,同时设置冷却塔和板式换热器,对水温进行控制,从而给反渗透系统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最终实现取代纳滤,把水中的硬度和碱度去除,同时可降低水中的TDS,有利于后端RO机组运行,延长RO膜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9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透镜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安全带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