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片背板平面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9359.5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胡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麦格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G01B5/28;G01B21/30;G01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片 背板 平面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片背板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直线导轨、伺服电机、PC机,所述的检测平台上放置有刹车片背板、定位叉,所述的检测平台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气缸、定位板,所述的定位叉一端固定于定位气缸上,所述的直线导轨的滑块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装置,所述的直线导轨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连接PC机,所述的直线导轨的运动由伺服电机来驱动,所述的伺服电机由PC机给出驱动信号,所述的定位气缸在检测时推动定位叉使得刹车片背板顶部贴近定位板,所述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通过直线导轨可上下运动,使检测装置位于最合适的位置检测。本实用新型检测精度高、速度快,避免了人为检测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片背板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刹车片背板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汽车产量也是突飞猛进,刹车片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刹车片主要是由背板和摩擦材料粘结而成,背板通常用冲压工艺来实现,根据汽车制动原理,是利用制动盘两侧活动的刹车片实施相反的制动力而得到制动的效果,因而为了满足有较好的制动性能,刹车片背板平面度规定为性能要求。背板的平面度精度较高的刹车片,在制动过程中刹车压力可以快速均匀地传递,大大减小制动噪声,有效降低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磨损。如果刹车片背板平面度没有达到要求就会引起刹车性能减弱,制动力偏向等问题,对汽车驾驶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对刹车片背板平面度的检测特别重要,但是由于我国刹车片制造厂商多数为中小企业,设备落后,相关技术投入少,所以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刹车片背板平面度的检测依旧是人工采用塞尺进行测量,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刹车片背板平面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刹车片背板平面度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测量结果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等难题,实现了刹车片背板平面度自动检测功能,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与准确度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刹车片背板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直线导轨、伺服电机、PC机,所述的检测平台上放置有刹车片背板、定位叉,所述的检测平台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气缸、定位板,所述的定位叉一端固定于定位气缸上,所述的直线导轨的滑块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装置,所述的直线导轨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连接PC机,所述的直线导轨的运动由伺服电机来驱动,所述的伺服电机由PC机给出驱动信号,所述的定位气缸在检测时推动定位叉使得刹车片背板顶部贴近定位板,所述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通过直线导轨可上下运动,使检测装置位于最合适的位置检测。
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安装板、位移传感器、定位柱、支撑柱,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定位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上,所述的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传送至PC机,所述的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刹车片背板待测面的形貌数据,传输至PC机进行处理后得出检测结果,所述的定位柱在检测时用于刹车片背板的定位,所述的支撑柱使得刹车片背板在检测时位移传感器的侧头不会受到完全压缩。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定位叉两个叉头的大小小于刹车片背板两个卡口的大小,两个叉头的距离根据刹车片背板两个卡口的距离设置,使得定位叉的两个叉头能准确地扣于刹车片背板两个卡口处。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位移传感器的个数和安装位置根据刹车片背板平面度待测点个数及位置设置,使得位移传感器能准确地检测到刹车片背板平面度的所有待测点。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定位柱有两个,两个定位柱的孔心距等于刹车片背板两个工艺孔的孔心距,直径比刹车片背板的两个工艺孔的直径小0.2mm,在检测时两个定位柱能直接插入刹车片背板的两个工艺孔内,达到定位效果。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柱有三个为三点支撑、顶端为球状,检测时与刹车片背板待测面接触时为点接触,检测时支撑柱的顶端限制了刹车片背板对位移传感器侧头的进一步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麦格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麦格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9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除尘增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