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轮生产用吹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8282.X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春;彭鸣期;杨文飞;孙全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普罗斯叶轮(宜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生产 用吹清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生产用吹清机,其包括机柜、设置在机柜内的气缸、用于给气缸供气的气筒、连接在气缸上的吹清杆和用于控制气缸运行的PLC控制器,所述机柜顶部开设有用于供吹清杆向上升出机柜的开孔,所述吹清杆顶端的侧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排列的吹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的针对性设定和控制,吹清杆能够自动伸入到叶轮的中心孔槽内,并且通过吹气孔对中心孔槽进行全方位吹气去尘,不但自动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去尘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轮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生产用吹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叶轮生产工艺当中需要对半成品的叶轮的中心孔槽内进行灰尘去除操作,现有的方法是利用吹起装置的吹气头手动伸入到中心孔槽内将槽壁上的灰尘吹出,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具体如下:
1、持续人工操作的方式,人力工作强度较大,难以保证效率;
2、吹气头手动伸入,难以控制,容易误碰到孔槽内壁,由于叶轮此时结构还不算稳定,非常容易破坏孔槽结构,影响叶轮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去尘的叶轮生产用吹清机,其自动化程度高且可以避免破坏孔槽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轮生产用吹清机,其包括机柜、设置在机柜内的气缸、用于给气缸供气的气筒、连接在气缸上的吹清杆和用于控制气缸运行的PLC控制器,所述机柜顶部开设有用于供吹清杆向上升出机柜的开孔,所述吹清杆顶端的侧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排列的吹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顶部上位于开孔的外围开设有环形透气开口,所述开孔和环形透气开口之间设置有透气格栅,透气格栅的设置在保留对于叶轮的支撑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机柜内的透气性,保证气缸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和环形透气开口同圆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筒固定在机柜侧壁上且通过气管连接着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气筒通过连接口连通着气源,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气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
1、通过PLC控制器的针对性设定和控制,吹清杆能够自动伸入到叶轮的中心孔槽内,并且通过吹气孔对中心孔槽进行全方位吹气去尘,不但自动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去尘效果也得到了了提升。
2、通过PLC控制器的针对性参数设定,使得吹清杆能够稳定和准确的出入中心孔槽,防止了吹清杆接触到中心孔槽内壁,避免了中心孔槽遭到破坏,保证了叶轮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吹清杆顶端侧视图;
图4为吹清杆顶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普罗斯叶轮(宜兴)有限公司,未经鹰普罗斯叶轮(宜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8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