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光阑装置及具有可变光阑装置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8241.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辉;赵建科;徐亮;刘峰;张玺斌;李晓辉;午建军;刘勇;毛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光阑 装置 具有 透过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系统杂散光测试领域,涉及一种可变光阑装置及具有可变光阑装置的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以解决通过测试腔进光口进入的多余激光能量柱,对PST测试的影响。可变光阑装置包括叠层光阑与推拉光阑;叠层光阑包括至少两个挡板,挡板上开有通光孔,每个挡板的通光孔口径不同;各挡板叠层设置且确保各个通光孔同心;推拉光阑包括两块平板,两块平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能够相对或相向平移,两块平板的相对处设有弧形凹部;两块平板相接触即推拉光阑闭合时,两块平板的相对处形成关于接触面对称的狭缝;推拉光阑与叠层光阑平行设置,狭缝与各个通光孔同心。对于PST测试系统而言,可变光阑装置的使用是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性的必备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系统杂散光测试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光学系统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的光阑设计,该光阑采用具有不同孔径通孔的亚克力挡板组合,可根据被测相机口径以及测试角度选择合适的光阑大小,以屏蔽测试孔径之外的入射光柱,减少杂光辐射量。
背景技术
空间光学系统在轨工作时,受到来自太阳直射、地球漫反射等杂散光源的影响,因此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在地面上对其进行杂光测试以评估其杂光抑制能力,点源透过率(PST)是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图1为点源透过率测试光路原理图,平行光束入射到相机进光口时,在相机探测面上得到的信号除了经过相机本身杂光抑制衰减之后的能量(即反映被测相机本身杂光抑制能力,也是我们需要探测的能量),还叠加了一层由于其他途径进入相机的噪声能量,这些噪声能量可以通过如图1所示的双柱型测试腔屏蔽掉大部分,该点源透过率测试系统主要包括光源、平行光管及双柱型测试腔,被测相机置于双柱型测试腔内部,该结构具体公开在申请号为2017113524719的专利中。
在工程应用中,实际进入到测试腔体的激光光柱尺寸主要由平行光管出瞳口径决定,同时通过测试腔进光口进入的激光能量柱由于在尺寸上必须完全覆盖被测相机的口径,因此被测相机在测试腔体内接收到的能量除了经过相机遮光罩本身衰减后进入的部分之外,还包括入射能量柱多余部分在腔体内反射进入相机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的产生,会降低PST测试的阈值,给正常测试造成干扰,使得测试值永远比实际值大,另外由于PST测试需要测试不同角度的数值,随着相机的转动,在大角度测试时相机入瞳截面为椭圆形状,此时入射能量柱的多余部分面积更大,对相机PST数值的影响也越大,尤其是在瑞利散射量级的PST测试(10-8量级)时,入射能量柱的多余部分对系统PST测试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光阑装置,以解决通过测试腔进光口进入的多余激光能量柱,对PST测试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变光阑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叠层光阑与推拉光阑;
上述叠层光阑包括至少两个挡板,上述挡板上开有通光孔,每个挡板的通光孔口径不同;各挡板叠层设置且确保各个通光孔同心;
上述推拉光阑包括两块平板,两块平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能够在该平面内相对或相向平移,两块平板的相对处设有弧形凹部;两块平板相接触即推拉光阑闭合时,相对处形成关于接触面对称的狭缝;
上述推拉光阑与叠层光阑平行设置,上述狭缝与各个通光孔同心。
进一步地,上述通光孔为圆形;上述两块平板为相互对称的矩形平板。
进一步地,弧形凹部设置在平板的长边上;上述推拉光阑还包括推拉槽,矩形平板能够沿推拉槽平移。
进一步地,上述叠层光阑与推拉光阑的尺寸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Φ≥d,Φ1≥d1;
L≥Φ1,W≥Φ1;
L0≥Φ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8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