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橡胶助剂废水回用和零排放的膜法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6597.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则智;徐德兵;彭红斌;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1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橡胶助剂 废水 排放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助剂废水回用和零排放的膜法处理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的二次沉淀池、超滤循环罐、超滤机构、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机构、二级反渗透机构、高压反渗透机构、一级反渗透浓液箱、一级反渗透产水箱分别用管线相连通,二级反渗透机构用管线分别与超滤产水箱和二级反渗透产水箱相连通。所述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废水处理:1、废水超滤处理;2、一级反渗透处理;3、二级反渗透处理;4、高压反渗透处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处理橡胶助剂废水,可以达到国家要求化工企业零排放标准,能减少生产时的水资源损耗,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处理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橡胶助剂废水回用和零排放的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橡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橡胶助剂的品种日见增多,生产规模相应扩大,而且我国市场经济日见完善,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要求生产厂家提高橡胶助剂的生产效率,生产中排出的废水要求通过膜法处理达到回用标准,作为生产用水回用到生产中,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损耗,为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超滤是一种从溶液中分离出大粒子溶质的膜分离过程,它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0.2MPa~0.6MPa,分离范围为相对分子质量(MW)500~1000000的大分子物质和胶体物质,相对应粒子的直径为0.005~0.1μm。
超滤分离孔径小,几乎能截留溶液中所有的细菌、热原、病毒及胶体微粒、蛋白质、大分子有机物。进入超滤组件的原料液,在膜两侧压力差的推动下,部分透过膜成为超滤液,其余则成为浓缩液不断流出。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由于反渗透过程简单,能耗低,近2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见卤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已开始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剂的分离和浓缩方面。
现有技术中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水处理、水的软化处理、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浓缩、分离等方面。此外,反渗透技术应用于预除盐处理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松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可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技术还可用于除于水中的微粒、有机物质、胶体物,对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橡胶助剂废水回用和零排放的膜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膜处理装置和工艺对橡胶助剂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处理后的产水达到回用标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水通过高压反渗透装置减量处理后输送到蒸发器蒸发掉所有水份,结晶产生的盐作其他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未经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6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照明结构的观赏雕塑
- 下一篇:有机废气生物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