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衬套压注多腔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5799.3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1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阳;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圣凯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姜月磊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套 压注多腔模 | ||
一种衬套压注多腔模,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外表面设有注塑流道,上模内侧设有若干上腔室,上腔室通过设在上模内的注入孔与注塑流道相连通,上腔室内设有与衬套一侧的锥形槽形状相配合的上芯,所述上模下侧还安装有若干导柱;所述中模内对应上腔室的位置设有与衬套外形相配合的中间腔室,中模内对应导柱的位置设有若干导套,导柱活动插装在导套内;所述下模内对应中间腔室的位置活动放置有下芯,下芯顶部伸至中间腔室内且形状与衬套另一侧的锥形槽形状相配合。设计合理,加工容易,降低了对刀具的要求,缩短了模具加工周期,降低了模具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压注多腔模。
背景技术:
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摩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从而有了衬套的出现,衬套磨损后,可以方便更换,而如果不用衬套,磨损后,更换的则是零件。现有的衬套结构多样,应用领域也呈现多样化,如图1所示的衬套结构,中间为实心结构,两侧内部分别设有锥形槽,现有的模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开设锥形凸起,用于对衬套两侧的锥形槽进行成型,但是由于锥形槽槽壁较薄,加工时进刀空间非常狭窄,对刀具的选择要求非常高,进刀难度大,加工难度高,稍有不当便会将刀具损坏,增加了模具设计加工的周期和成本,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衬套压注多腔模,设计合理,加工容易,降低了对刀具的要求,缩短了模具加工周期,降低了模具加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衬套压注多腔模,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外表面设有注塑流道,上模内侧设有若干上腔室,上腔室通过设在上模内的注入孔与注塑流道相连通,上腔室内设有与衬套一侧的锥形槽形状相配合的上芯,所述上模下侧还安装有若干导柱;所述中模内对应上腔室的位置设有与衬套外形相配合的中间腔室,中模内对应导柱的位置设有若干导套,导柱活动插装在导套内;所述下模内对应中间腔室的位置活动放置有下芯,下芯顶部伸至中间腔室内且形状与衬套另一侧的锥形槽形状相配合,下芯底部活动插装在下模下侧的垫板内,对应下芯底部的位置设有顶杆,顶杆底部设有顶杆安装板。
所述上芯通过螺钉与上模固连。
所述垫板上安装有插装在中模和下模内的定位柱。
所述上模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下模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固定板。
所述下芯包括杆身、与衬套另一侧的锥形槽形状相配合的锥形凸起及设在杆身与锥形凸起之间的锥形台,下模内设有与锥形台相配合的锥台槽,通过锥形台与锥台槽配合将下芯活动安装在下模内。
所述注塑流道包括十字形主流道,十字形主流道的四个端部分别连接有十字形分流道,十字形分流道的四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字形分流道,一字形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注入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鉴于本实用新型衬套结构的特殊性,对模具进行了设计改进,在上模内只加工上腔室,通过在上模内安装上芯用来对衬套一侧的锥形槽进行成型,在下模内安装下芯用来对衬套另一侧的锥形槽进行成型,下芯还起到将产品顶出的作用,模具加工容易,降低了对刀具的要求,缩短了模具加工周期,降低了模具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圣凯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圣凯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5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加热器及其智能坐便器
- 下一篇:一种磁力搅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