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盖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5463.7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方;吴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柯仕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开盖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部设有盖体,盖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还包括电机,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电机输出轴穿过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丝杠,丝杠套有与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第一套筒外壁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移动杆,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套在第二支撑杆上并且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套筒。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盖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开盖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行业用来完成物质的混合、反应等过程的容器,例如公告号CN2018713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反应釜由可拆卸连接的上反应釜体和下反应釜体组成,进料口设置在上反应釜体上,出料口设置在下反应釜体上,下反应釜体内壁设有和内壁贴合的隔板。上反应釜体和下反应釜体通过铰链连接,上反应釜体可打开。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打开上反应釜体时,需要通过操作人员人工打开,上反应釜体具有一定的重量,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开盖的反应釜,其具有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盖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开盖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电机输出轴穿过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套有与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套筒外壁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套在第二支撑杆上并且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筒与移动杆固定连接,移动杆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第二套筒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当丝杠转动时,第一套筒不会随着丝杠一起转动,丝杠与第一套筒螺纹连接,丝杠转动时,第一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的电机正转时带动丝杠转动,第一套筒向上移动,此时第二套筒在第二支撑杆上滑动,第一套筒通过连接装置带动盖体向上移动与釜体分离。电机反转时,带动丝杠转动,第一套筒向下移动,第一套筒通过连接装置带动盖体向下移动与釜体连接,其具有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盖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盖体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盖体时,电机正转带动丝杠转动,第一套筒向上移动,第一套筒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第一支撑板带动第一支撑杆向上移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盖体向上移动与釜体分离,当需要关闭盖体时,电机反转带动丝杠转动,第一套筒向下移动,第一套筒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板带动第一支撑杆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盖体向下移动与釜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上侧外壁设有第一连接台,所述盖体下侧外壁设有第二连接台,所述第一连接台和第二连接台之间设有定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盖体向下移动与釜体连接时,盖体可能会产生微小的振动,定位装置保证盖体和釜体连接时具有准确的连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台上固定连接的竖直放置的至少两个定位杆,所述第二连接台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杆插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与釜体连接时,第一连接台上的定位杆插接在第二连接台上的定位孔中,保证盖体与釜体连接时具有准确的连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台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连接台抵接的密封圈,第一连接台和第二连接台之间穿过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柯仕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柯仕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5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