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5192.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7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梦平;邹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晶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23082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周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能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桶体,桶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和底盖;底盖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口,接口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废水口;桶体内设置有腔体,其腔体内盘绕设置有吸热管;吸热管一端连接进水口,一端连接出水口;上盖内部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收热废水余热热能的过程中,不会堵塞、不会发臭,同时安装简单、清洗简单、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能源形式越发的严峻,资源有限、结构失衡、使用低效,节能降耗是解决能源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发廊、理发店等场所使用热水的频率和用量都非常高,加热这些热水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而热水经过洗头、洗手等用途后就直接排出,既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能源浪费。
因此,现有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它的通用名称叫:节能宝,是通过对理发店、饭店、酒店、家庭等场所产生的废热水的余热进行热能回收,以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现有的热水节能宝都是采用内浸泡式的结构,形状各异,结构复杂,清洗麻烦、维护不方便、容易堵塞、容易发臭、体积较大、容易漏水等问题,同时启动功率较大、降低了水压、降低了水流量、节能效果一般、安装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热能回收装置,解决热水节能宝内部结构复杂,导致体积较大,清洗麻烦、维护不方便等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更方便,吸热管能更充分的吸收废水的热量,节能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和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口,所述接口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桶体具有中空结构,其腔体内盘绕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水口,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所述上盖内部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管为波纹管或者铜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外侧或内外侧均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上盖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网或者过滤提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外侧壁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表面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为圆形或多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桶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和底盖,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底盖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废水口,桶体具有中空结构,其腔体内盘绕设置有吸热管。吸热管一端连接进水口,一端连接出水口,冷水通过底盖的进水口进入到盘绕的吸热管再从出水口流出,上盖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废热水从上盖经由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到腔体,吸热管通过吸收废热水中的热量,从而使冷水变成温水再进入加热装置进行二次加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过滤装置防止头发等杂物堵塞在回收装置的腔体内,导致装置发臭等问题,使得该装置在回收余热热能的过程中,不会堵塞、不会发臭、节能效果更高,同时安装简单、清洗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中,1-桶体、2-上盖、3-底盖、4-进水口、5-出水口、6-排废水口、7-过滤装置、8-固定环、9-吸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晶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晶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5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轮椅框架结构
- 下一篇:地毯液压机顶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