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4673.4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6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周;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四格生化反应池,四格生化反应池的两两之间通过过滤框以及布水管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格生化反应池顶部侧面设有进水管,第四格生化反应池的上部设有溢流堰;所述的每格生化池内均设有承托板,承托板上设有菌种载体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生化系统对盐份、毒性物质、硫酸根离子、甲醛等强抑制性因子耐受上限,提升生化系统在化工类废水领域的稳定性及降解能力,减少污泥产生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应用于高盐高毒性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化工废水中污染物组份复杂,有机物及盐份等浓度较高,对生化系统抑制明显,传统厌氧反应器难以承受抑制性及毒性物质冲击,容易造成系统瘫痪,微生物死亡,陷入反复调试-失败-调试,反复投泥的恶性循环;同时产泥量较大,给企业带来大量危废处置成本。
传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于组份复杂、有机物浓度较高、低B/C值及毒性等难以生化废水抗冲击能力较差,基本无法启动运行,活性污泥难以驯化成熟并维持污泥浓度,系统投菌种后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直至系统崩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生物反应器,提高生化系统对盐份、毒性物质、硫酸根离子、甲醛等强抑制性因子耐受上限, 提升生化系统在化工类废水领域的稳定性及降解能力,减少污泥产生量,同时解决污泥浓度问题,维持更有利的微生物生存环境,提高菌团活性及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四格生化反应池,四格生化反应池的两两之间通过过滤框及布水管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格生化反应池顶部侧面设有进水管,第四格生化反应池的上部设有溢流堰;所述的每格生化池内均设有承托板,承托板上设有菌种载体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生化反应池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及曝气管,所述的排泥管采用UPVC材质,用来定期排泥,排泥方式采用重力排泥;所述的曝气管是为了定期对载体层进行反冲洗,防止载体堵塞影响水流及菌种生存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菌种载体层为活性炭菌种载体层,所述的活性炭的目数为1-6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承托板由厚度为20mm的PP板制作而成,所述的承托板的表面均布直径2mm的圆孔作为水流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生化系统对盐份、毒性物质、硫酸根离子、甲醛等强抑制性因子耐受上限, 提升生化系统在化工类废水领域的稳定性及降解能力,减少污泥产生量,同时在承托板表面形成稳定的载体层,载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富集作用,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是活性污泥的300倍以上,通过吸附作用促进微生物菌团的形成,提升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菌团活性,快速将污泥浓度提升至合理水平并稳定保持,同时抑制污泥膨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承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托板;2.生化反应池;3.过滤框;4.进水管;5.圆孔;6.溢流堰;7.菌种载体层;8.排泥管;9.曝气管;10.布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4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纸和羊皮纸黏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粉末成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