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3937.4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武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昊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顶针 印痕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包括支撑底板、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支撑底板支撑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推出结构包括顶出板、推杆和推板,顶出板相对支撑底板滑动设置,顶出板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推杆设置在固定块上,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推杆的高度,推杆与推板固定连接,动模仁镶嵌在推板上,动模仁的顶面形成产品成型腔,产品成型腔开设有多个镶针孔,镶针的一端穿过镶针孔,另一端固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顶针,在顶出板侧面安装推杆,省掉了后续打磨工序,解决产品平面度超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打磨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提高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高精度产品对平面度以及外观要求较高,端面不允许存在凹凸不平。现行产品位布置顶针不仅会增加了去除顶针产生的披锋的人力和设备成本,顶针印只能靠后续打磨去除,导致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下,更会带来顶出时产品变形,产品顶凸等外观不良,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模具中顶针引起顶针印,造成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下,更会带来顶出时产品变形,产品顶凸等外观不良,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包括支撑底板、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所述推出结构和所述动模仁,
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模脚固定连接有下承板,所述模脚上设有多个支撑柱,
所述推出结构包括顶出板、推杆和推板,所述顶出板相对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设置,所述顶出板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推杆的高度,所述推杆穿设所述下承板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滑动套设在支撑柱上,
所述动模仁镶嵌在所述推板上,所述动模仁的顶面形成产品成型腔,所述产品成型腔开设有多个镶针孔,镶针的一端穿过所述镶针孔,另一端固定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镶针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下承板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出板包括顶出底板和顶出面板,所述顶出底板与所述顶出面板固定连接并且两侧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卡设在所述安装槽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模仁的顶面还开设有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分流道,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产品成型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流道的端部设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设置在所述主流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成型腔的外周设有多个渣包腔,所述渣包腔分布在所述产品成型腔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顶针,在顶出板侧面安装推杆,带动整个推板及动模仁的滑动实现产品的脱模,省掉了后续打磨工序,解决产品平面度超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打磨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提高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昊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昊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3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伸出装置
- 下一篇:四合扣及四合扣的面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