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LC光分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3325.5 | 申请日: | 2019-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姚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 分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LC光分路器,包括箱体以及铰接在箱体上端的箱盖,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对PLC光分路芯片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所述箱体相对风机的侧壁开设有框口,所述框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框口内安装有对滤网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槽、夹板和第一弹簧,可以对不同大小的PLC光分路芯片进行快速的固定夹紧,适用性强,通过设置风机和滤网,当PLC光分路芯片在工作时,风机可以对PLC光分路芯片上的温度进行散热,同时,滤网可以对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箱体附着在PLC光分路芯片上,导致PLC光分路芯片上的热量集中,使得PLC光分路芯片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分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C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光分路器又称分光器,是光纤链路中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
PLC光分路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目前的PLC光分路器在工作时对其产生的热量无法进行更好的散发,使得PLC光分路器上的热量过高,使得PLC光分路器芯片内的电子元件受热,影响芯片的使用寿命,并且目前对PLC光分路器芯片的安装大多数是将其直接用螺钉固定,操作复杂,而且后续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时,就更加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LC光分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LC光分路器,包括箱体以及铰接在箱体上端的箱盖,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对PLC光分路芯片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所述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箱体相对风机的侧壁开设有框口,所述框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框口内安装有对滤网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板,所述放置台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相对内壁通过第一弹簧与夹板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框口内壁的横板,所述横板靠近滤网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刷毛,所述框口内底部通过第二弹簧与横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安装有驱动横板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下方的横柱,所述横柱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相对拐角处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横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横板侧壁的一端经过导向轮与第一竖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机上安装有驱动第一竖杆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同轴固定连接在风机侧壁的圆盘,所述圆盘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下端与第一竖杆上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滤网的目数为10-50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放置槽、夹板和第一弹簧,可以对不同大小的PLC光分路芯片进行快速的固定夹紧,适用性强;
2、通过设置风机和滤网,当PLC光分路芯片在工作时,风机可以对PLC光分路芯片上的温度进行散热,同时,滤网可以对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箱体内,从而附着在PLC光分路芯片上,导致PLC光分路芯片上的热量集中,使得PLC光分路芯片的使用寿命下降;
3、通过设置横板、刷毛、第二弹簧、牵引绳、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圆盘,风机在对PLC光分路芯片散热时,会带动圆盘转动,使得圆盘通过第二竖杆带动第一竖杆上下移动,使得牵引绳来回拉动横板在框口内移动,使得横板侧壁的刷毛对滤网侧壁积聚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滤网上灰尘积聚较多,影响空气对流,进而影响对PLC光分路芯片的散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3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