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石坝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2736.2 | 申请日: | 201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燕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075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石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石坝的加固结构,包括坝体、上游坝体和下游坝体,所述上游坝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地桩孔,所述地桩孔的内壁插接有地桩,所述地桩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坝体的一侧开设有防渗灌浆孔,所述下游坝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马道。该土石坝的加固结构,通过地桩孔、地桩和固定杆的设置,在坝体与上游坝体的连接处挖若干个地桩孔,在地桩孔内打入地桩,在地桩上插接固定杆,使每个固定杆连接,在孔内浇灌混凝土使其固定,可以使坝体稳定和更加坚固,在遇到自然灾害也不会使土石坝造成滑坡或者断裂,避免土石坝决口造成危害,简单安全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小成本和人力物力的消耗,缩短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石坝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土石坝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坝体形式,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对土石坝进行了大规模的利用。21世纪初,随着建筑材料的革新和混凝土工艺的提升,土石坝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防渗是病险土石坝除险加固的重点,土石坝建成后,经过多年运行,坝体产生老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必须解决土石坝病害中的渗漏问题,从而确保土石坝加固达到实际效果。
现有土石坝的加固方法主要有:渗透破坏、裂缝、滑坡、地震震害、裂劈灌浆与土石坝除险等加固方法,对于坝体滑坡的加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主动滑动段减重和滑坡体前缘抛石固脚,加重压坡的方法,这些土石坝的加固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多、工程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石坝的加固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石坝的加固结构,包括坝体、上游坝体和下游坝体,所述上游坝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地桩孔,所述地桩孔的内壁插接有地桩,所述地桩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坝体的一侧开设有防渗灌浆孔,所述下游坝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马道,所述马道的表面开设有防护孔,所述防护孔的内壁插接有防护柱。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均插接有防护杆。
可选的,所述上游坝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前坡面层,所述下游坝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岩石层,所述后岩石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后坡面层。
可选的,所述坝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大防浪墙,所述坝体表面靠近大防浪墙的一侧设置有路面,所述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防浪墙。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防渗灌浆孔的内壁设置有浇筑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杆的间距为2~3m,所述防渗灌浆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防渗灌浆孔的间距为1~1.5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石坝的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土石坝的加固结构,通过地桩孔、地桩和固定杆的设置,在坝体与上游坝体的连接处挖若干个地桩孔,在地桩孔内打入地桩,在地桩上插接固定杆,使每个固定杆连接,在孔内浇灌混凝土使其固定,可以使坝体稳定和更加坚固,在遇到自然灾害也不会使土石坝造成滑坡或者断裂,避免土石坝决口造成危害,简单安全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小成本和人力物力的消耗,缩短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燕,未经李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2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测量结构的高频焊管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