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逃生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0302.9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任祎明;唐郡雪;陈奥;赖云龙;陈青纯;张亚杰;袁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许庆 |
地址: | 570228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逃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逃生球,包括高聚物吸振材料,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内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高聚物吸振材料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分为三块,且均匀分布于高聚物吸振材料中部,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内侧设置有玻璃棉,玻璃棉与高聚物吸振材料均为球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遇水时则自动发亮,可持续六十多个小时发光,当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没有遇到水时,可通过控制阀打开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这样便于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实施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逃生球。
背景技术
由于楼房整体为框架薄层结构,当地震发生时,因大地的颤动,使楼房结构破损,致其垮塌,其垮塌具有一定的特性,表现为低层和高层依次下落、废墟堆不断增高,外墙、阳台的碎物落下一般向废墟堆的外沿铺开。因此当地震发生时,需要借助地震逃生工具进行逃生。
地震逃生工具多为球形,球形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碰到物体阻碍后会翻转,进而产生了缓冲作用,便于逃生,但目前现有的地震逃生球外表面不具备发光功能,当该装置被埋入废墟中时,救援人员不易发现,容易耽误救援的进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地震逃生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逃生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震逃生球,包括高聚物吸振材料,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内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高聚物吸振材料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分为三块,且均匀分布于高聚物吸振材料中部,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内侧设置有玻璃棉,玻璃棉与高聚物吸振材料均为球形结构,且玻璃棉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与高聚物吸振材料连接,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且高聚物吸振材料中部设置有第二感应发光冰块,第二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一感应发光冰块均为弧形结构,且第二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连接块对应设置,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一连接块对应设置,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与玻璃棉之间设置有充气型腔,充气型腔内侧上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位于充气型腔上端左侧,且气体发生器下端安装有电池,所述充气型腔内侧右端设置有氧气充气口,且充气型腔内侧右端位于氧气充气口下方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高聚物吸振材料右端安装有出入门,出入门位于氧气充气口与气压传感器之间,且出入门下端安装有透视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棉内侧下端放置有坐垫,且玻璃棉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套,所述玻璃棉内侧左端与下固定套对应设置有上固定套,上固定套与下固定套均为两个,且上固定套与下固定套之间连接有安全肩带,所述坐垫右端位于玻璃棉内侧上端放置有加压氧气瓶,所述玻璃棉内侧左端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位于出入门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遇水时则自动发亮,可持续六十多个小时发光,当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没有遇到水时,可通过控制阀打开第一感应发光冰块与第二感应发光冰块,这样便于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实施救援。
2、通过设置气体发生器,便于对该装置进行快速充气,使逃生人员能第一时间进入该装置进行逃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地震逃生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地震逃生球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未经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0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烤盘可浮升煎烤器
- 下一篇:一种养猪场猪舍用饮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