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加粗用绞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9946.6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冠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邵永永 |
地址: | 2153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加粗 用绞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加粗用绞线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内底壁开设有绞线槽,所述箱体远离出线槽一侧侧壁上下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进线槽,所述绞线槽内底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出线槽顶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底壁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一安装块。本实用新型,为全新设计的双股绞线加粗机构,设置有绞线机构对进线槽进入的两股线材进行绞线加粗工作,并在出线槽处设置有线材夹紧并自动出线机构,自动化进行绞线加粗工作,绞线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高效,此外出线槽与进线槽处均设置有线材保护机构,减小线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绞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加粗用绞线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
目前,绞线机使用广泛,但是现有绞线机绞线机构老旧,部分新兴绞线机结构较为复杂,工作稳定性较差,缺乏一种简单高效的绞线机构,此外现有绞线机绞线时对线材的损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加粗用绞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加粗用绞线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内底壁开设有绞线槽,所述箱体远离出线槽一侧侧壁上下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进线槽,所述绞线槽内底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出线槽顶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底壁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一安装块,所述出线槽底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顶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块底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套接有转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安装块位于第二安装块正上方,所述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杆顶壁与该侧的滑槽内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滑杆位于第一安装块顶壁两侧中间位置呈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凹槽下方前后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凹槽上方前后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电机输出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进线槽接通有绞线槽内底壁,所述进线槽开口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盘两侧壁上下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圆柱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位于转盘两侧固定套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该侧转盘侧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冠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冠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9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
- 下一篇:一种化工加工处理溶液萃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