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单元及点阵空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9127.1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凯军;张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5;F24F11/74;F24F11/84;F24F11/89;F24F13/10;F24F13/20;F24F13/30;F24F140/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点阵 空调 系统 | ||
1.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对流模块、风扇、自动开合门和壳体;辐射对流模块、风扇、自动开合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壳体中;辐射对流模块用于接收空调系统的换热流体以向外部环境进行辐射换热;自动开合门与风扇联动控制,风扇工作时,自动开合门打开,风扇停止工作时,自动开合门关闭;辐射对流模块上还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当辐射对流模块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不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辐射换热模式,当辐射对流模块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辐射对流换热模式,当辐射对流模块未通入换热流体且风扇工作时,换热单元处于对流换热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对流模块包括实心辐射板和固定在实心辐射板上的翅片管,所述实心辐射板正面设有若干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所述翅片管的出口或/和入口设置用于控制换热流体的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与实心辐射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翅片管以完全贯入、部分贯入或完全不贯入辐射板的形式固定在实心辐射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包括呈U型弯曲的光管和平行间隔布设在光管上的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对流模块包括一中空辐射板,所述中空辐射板正面设有若干供空气流通的点阵小孔,所述中空辐射板侧面设有换热流体入口和换热流体出口,并在换热流体入口或/和换热流体出口设置用于控制换热流体的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辐射板的点阵小孔内设置有用于增强换热的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双向风扇,当风扇正转时,所述换热单元为送风口模式,当风扇反转时,所述换热单元为回风口模式,当风扇不工作时,所述换热单元为封闭口模式。
8.一种点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换热单元,且该若干换热单元呈点阵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点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均匀点阵在房间顶部,所述换热单元的长和宽均为0.3~0.8m,所述换热单元的顶面与房顶的间隙为0.01~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91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传动机构及压力容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磁流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