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8910.6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敬;李善庭;叶昕;卢俊;史宁;黄金华;刘玉东;丁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蓝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B01D21/01;B01D2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澄清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澄清池,所述澄清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推流区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预沉淀区和沉淀区,所述预沉淀区位于沉淀区与推流区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密度澄清池,可保证表面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提高沉淀效果,缩短沉淀时间,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实现高效率的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背景技术
用于污水处理的高密度澄清池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和特殊的絮凝和沉淀体系,达到快速沉淀的污水处理工艺。现有澄清池存在上升流速较小,污泥浓度低、沉淀效果差、并且沉淀时间长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密度澄清池,可以保证表面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提高沉淀效果,缩短沉淀时间,改善出水水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推流区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预沉淀区和沉淀区,所述预沉淀区位于沉淀区与推流区之间。
作为优选例,所述混凝剂混合池中设有第一桨叶式搅拌机,所述第一桨叶式搅拌机的速度梯度为300s-1~10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0.5min~3min。
作为优选例,所述磁介质混合池中设有第二桨叶式搅拌机,所述第二桨叶式搅拌机的速度梯度为100s-1~5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3min。
作为优选例,所述絮凝池中设有框式搅拌机和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上升流速为0.4m/s~0.5m/s。所述导流筒位于框式搅拌机外侧,导流筒和絮凝池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导流筒包括紊流孔、紊流板、上直筒体和下锥形筒体,所述下锥形筒体的顶端与上直筒体的底端相连,所述紊流孔为贯穿孔,设置在上直筒体壁面上,所述紊流板设置在上直筒体的内壁,数量可以为2~4块。
作为优选例,所述磁介质混合池和絮凝池连通为:所述磁介质混合池通过连通管和絮凝池中的导流筒相通,连通管出口设置在框式搅拌机的叶片下部。
作为优选例,所述高密度澄清池,还包括磁介质回收单元,所述磁介质回收单元通过磁介质污泥回收管与沉淀池连通。
作为优选例,所述推流区的进口位于靠近絮凝池的侧壁下部,所述推流区的出口位于靠近预沉淀区的侧壁上部。
作为优选例,所述沉淀池的沉淀区从下向上依次设有刮泥机、斜管和集水槽。
作为优选例,所述高密度澄清池还包括磁介质污泥回流管,所述磁介质污泥回流管分别与沉淀池和磁介质混合池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密度澄清池,可保证表面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提高沉淀效果,缩短沉淀时间,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实现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本实施例的高密度澄清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推流区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预沉淀区和沉淀区,所述预沉淀区位于沉淀区与推流区之间。通过设置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增加污泥浓度高,提高沉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蓝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蓝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8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型销轴支座
- 下一篇: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纯水机用矿物质添加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