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碰手的垃圾桶开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8532.1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7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郑辉杨;杨秀金;陈江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赵新飞 |
地址: | 350401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碰手 垃圾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碰手的垃圾桶开盖机构,其要点在于,盖体转动机构包括有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主转轴、转臂和固定于桶盖下侧面中部的盖转轴,转臂一端与主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盖转轴铰接连接;盖面转动机构包括有齿面传动件、套装在主转轴上并与盖座体固定连接的主齿轮、与盖转轴固定连接的盖齿轮,齿面传动件两端分别与主齿轮和盖齿轮啮合连接;转臂两侧轴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导轨,齿面传动件安装于该导轨上;机构壳体盖覆在转臂上,与转臂形成封闭空间,将各转动机构均包覆在该封闭壳体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实现桶盖盖面翻转不碰手的基础上,体积小、使用方便、有效避免附着脏污,实现可靠运转,清洗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容器的开盖装置,特别是一种不碰手的垃圾桶开盖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带盖垃圾桶一般都是采用转轴靠后部,桶盖前端直接向上翻起的传统的开盖方式,在开盖过程中桶盖前端容易碰到人手或者需要投扔的垃圾,操作不具人性化;另外开盖前桶盖下侧面面对垃圾,容易产生污垢和细菌,开盖后桶盖下侧面对操作人员,既不卫生也不雅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ZL2016101587549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桶盖后端翻起的开盖方式,其设置了安装于桶身上的推杆和摆臂,推杆上端连接桶盖后缘,摆臂一端与桶盖底面(下侧面)枢接;推杆在电机动作下可向上推,并推动桶盖后缘向上翻起,此时在摆臂的约束下,桶盖前端向后移动,从而完成桶盖后翻的开盖过程。然而该专利技术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所述推杆是一种上下移动的行程杆,移动行程长,行程范围内均需要布设齿面以与电机轴齿轮啮合,且该推杆与桶盖之间呈相对位置变化,因此只能是裸露在外,特别是开盖时,外露的齿面容易藏污纳垢、附着灰尘或者是垃圾散落物,从而导致出现卡死、转动不灵活等故障,实用性差。
2)由于所述推杆的行程长,因此机构在垂直方向上需要较高的高程,行程空间大,容易与外界发生干涉,从而影响推杆的运行,导致开盖故障。
3)无论是推杆还是摆臂,均为同时连接桶盖和桶身,即桶盖通过推杆和摆臂与桶身连接为一体,不可拆离,这样一来,桶身安装垃圾袋较为不便,且一般垃圾桶桶身需要不定时清洗,则在这种连接关系下,桶身清洗变得十分不便,清洗时容易与推杆干涉(桶盖需打开,推杆需上升至最高点),并导致电机涉水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行程空间小、便于桶身清洗、不与外界和操作相干扰、运行安全可靠的不碰手的垃圾桶开盖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不碰手的垃圾桶开盖机构,包括有环形的盖座体和桶盖,盖座体套于垃圾桶桶身上方,其要点在于,还包括有盖体转动机构、盖面转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机构壳体,盖体转动机构包括有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主转轴、转臂和固定于桶盖下侧面中部的盖转轴,转臂一端与主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盖转轴铰接连接;盖面转动机构包括有齿面传动件、套装在主转轴上并与盖座体固定连接的主齿轮、套装在盖转轴上并与盖转轴固定连接的盖齿轮,齿面传动件两端分别与主齿轮和盖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臂为一长条板状构造,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轴孔以连接主转轴和盖转轴,两侧轴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导轨,齿面传动件安装于该导轨上;机构壳体盖覆在转臂上,与转臂形成一封闭空间,将盖面转动机构、盖体转动机构均含围在该封闭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8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带牙膏的电动牙刷
- 下一篇:一种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