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听诊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8490.1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峰;周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超医疗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A61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听诊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听诊器保护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放置有内托,且内托的中部开设有耳挂凹槽,所述耳挂凹槽的鼻部表面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弧,所述支撑杆通过圆柱销与固定弧相连接,所述耳挂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拾音器凹槽,且拾音器凹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弧和支撑杆的加入主要是为了固定耳挂,使耳挂在内托的耳挂凹槽内不会进行位移,避免耳挂的位移导致耳挂与Y管之间松动,固定弧与支撑杆之间最大转动角度不超过100°,避免在打开固定弧,取出耳挂之后,固定旋转角度超过100°再次放入耳挂时,不能一次性通过耳挂的重力将固定弧压回原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听诊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十分快速,医疗设备比较精密,所以一般都有保护装置,而听诊器结构较简单,所以听诊器的保护装置一般用收纳盒来做听诊器保护装置,保护听诊器不被破坏。
现有的听诊器保护装置,一般只是一个简单地模型,将听诊器放置其中,保证其不受外力影响,便算是保护装置,而听诊器在保护装置内部可以自由移动,保护装置会对听诊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保护装置不适用于所有的听诊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听诊器在保护装置内部可以自由移动,保护装置会给听诊器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保护装置无法与多种型号听诊器适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听诊器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听诊器保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放置有内托,且内托的中部开设有耳挂凹槽,所述耳挂凹槽的鼻部表面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弧,所述支撑杆通过圆柱销与固定弧相连接,所述耳挂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拾音器凹槽,且拾音器凹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表面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内托的表面放置有滑轨,且滑轨的顶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抽板凹槽,且抽板凹槽内放置有抽板,所述外壳的一侧连接有合页,且合页的另一侧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的内部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连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弧通过圆柱销与支撑杆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弧的最大转动角度不得超过100°。
优选的,所述抽板通过抽板凹槽与外壳构成抽拉结构,且抽板与外壳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通过滑轨与内托构成移动结构,且滑轨关于移动块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拾音器凹槽构成移动结构,且放置板的中轴线、第一弹簧的中轴线均和拾音器凹槽的中轴线互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盒盖通过合页与外壳构成转动结构,且挤压板通过粘接与第二弹簧构成一体化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弧和支撑杆的加入主要是为了固定耳挂,使耳挂在内托的耳挂凹槽内不会进行位移,避免耳挂的位移导致耳挂与Y管之间松动,固定弧与支撑杆之间最大转动角度不超过100°,避免在打开固定弧,取出耳挂之后,固定旋转角度超过100°再次放入耳挂时,不能一次性通过耳挂的重力将固定弧压回原位。
2、本实用新型中,拾音器凹槽内设置第一弹簧与放置板,主要是为了能使该保护装置,能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听诊器,不同型号的听诊器,最大的区别在于拾音器,拾音器的外观多样性,高度不同,导致现在的保护装置无法通用,加入第一弹簧,可以根据不同的拾音器进行压缩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超医疗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未经优超医疗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8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收纳式晴雨伞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