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次顶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6942.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军;金波;卜宗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纬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次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次顶出模具,包括模仁、第一顶针、第一顶针板及第二顶针板;模仁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第一顶针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第一顶针设置有凸起的一端插入模仁并伸入型腔中,第一顶针可在模仁中滑动;第二顶针插入模仁并可在模仁中滑动,第二顶针与产品的边缘相抵;第一顶针板安装有第一顶针并驱动第一顶针移动;第二顶针板安装有第二顶针并驱动第二顶针移动;第一顶针板设置在模仁与第二顶针板之间;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产品已经顶出型腔,则型腔对产品的外部没有压力,当第二顶针将产品顶出时,大大减小了内扣与凸起之间的干涉,防止内扣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次顶出模具。
背景技术
某些小型产品的内扣在进行脱模时,由于空间太小,无法设计型芯进行脱模,但是,若对该位置进行硬脱模,容易造成产品内扣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次顶出模具,能够对小型产品的内扣进行脱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两次顶出模具,包括:
模仁,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
第一顶针,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所述第一顶针设置有凸起的一端插入所述模仁并伸入所述型腔中,所述第一顶针可在所述模仁中滑动;
第二顶针,插入所述模仁并可在所述模仁中滑动,所述第二顶针与产品的边缘相抵;
第一顶针板,安装有所述第一顶针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移动;
第二顶针板,安装有所述第二顶针并驱动所述第二顶针移动;
所述第一顶针板设置在所述模仁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
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次顶出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模仁先分离,然后使产品暴露,再利用第一顶针板带动第一顶针将产品从型腔中顶出,再利用第二顶针板带动第二顶针将产品从第一顶针中顶出,由于产品已经顶出型腔,则型腔对产品的外部没有压力,当第二顶针将产品顶出时,大大减小了内扣与凸起之间的干涉,防止内扣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设置有机械开闭器。利用机械开闭器控制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的固定或分离,使安装模具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及下模仁,所述下模仁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设置有若干根导柱,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均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利用导柱的导向保证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的运动方向维持在出模的方向,防止模具中的零件发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中设置有冷却水道。方便对模具的型腔进行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中设置有浇道,所述浇道与所述型腔连通。由浇道内注入熔融的原料对产品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顶针与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顶针与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纬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纬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6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充气床结构
- 下一篇:模拟跳楼机的虚拟现实游戏设备及其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