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6856.1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4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刘飞;李浩然;钱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王丽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生产 定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所述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抱夹件,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间隔设置,所述抱夹件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管件的抱夹空间,所述抱夹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间隔处;所述抱夹件分别沿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调节以实现该抱夹件中部的抱夹空间的间距缩短;所述抱夹件的调节方向与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与所述抱夹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抱夹件可在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长度上的任意位置实现间距调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取消了螺母焊接和打磨卸掉螺母的工序,安全简便,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多块预制构件之间往往通过预留的对拉孔实现定位。对拉孔需要在预制构件浇筑前、钢筋骨架捆扎完成后进行预留。现有的对拉孔预留方法一般采用PVC管件固定在模板中,浇筑成型后在模板中形成孔洞。
目前预留对拉孔管定位方式为,先将螺母焊接在台车上,用丝杠贯穿PVC管并与螺母配合后固定。该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1)每轮生产后螺母孔内易被灰尘填满,清理耗时费力,降低生产效率;
(2)浇筑过程中会出现PVC管歪斜,降低产品质量;
(3)项目切换时需要完成大量的螺母清理、台车打磨和重新焊接螺母的工作,耗费人力财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重复焊接螺母的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构件生产定位工装包括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抱夹件,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间隔设置,所述抱夹件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管件的抱夹空间,所述抱夹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间隔处;所述抱夹件分别沿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调节以实现该抱夹件中部的抱夹空间的间距缩短;所述抱夹件的调节方向与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与所述抱夹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抱夹件可在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长度上的任意位置实现间距调节。
优选的,所述抱夹件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夹体,一所述夹体与第一悬臂连接,另一所述夹体与第二悬臂连接,两个夹体中间形成所述抱夹空间。
优选的,所述夹体包括连接杆及夹持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所述夹持部,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一悬臂或第二悬臂,所述夹持部的中部设有与管件外形匹配的半圆弧,两个半圆弧相对时形成所述抱夹空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螺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悬臂或第二悬臂上;所述夹持部为板件折弯形成的U字型结构,该U字型两平行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半圆弧。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均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臂杆及夹设于两所述臂杆之间的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长度短于所述臂杆的长度;所述中间杆位于臂杆的两端,使得在两个臂杆的中间形成空腔,所述抱夹件贯通所述空腔。
优选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悬臂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一悬臂远离第二悬臂的外侧面贴合固定,所述抱夹件的一端依次贯通所述第一悬臂的空腔及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臂杆和中间杆均为方管。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通用性高,同项目构件生产无需过多的抱夹件位置调整,且重复利用率高;
二、使用方便,可避免预留的对拉孔歪斜,使构件美观,提高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远大住宅工业安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远大住宅工业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6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空调面板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真空木纹转印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