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6456.0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邓力;马超;罗艳;蒋慧;赵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9/01;F28F9/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娄淑贤 |
| 地址: | 22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污水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内罐体,内罐体设有外罐体,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抽有真空,内罐体设有安装耳,安装耳设有罐盖,罐盖设有密封垫装配槽,密封垫装配槽设有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设有若干凸环,罐盖设有定板,定板设有螺杆,螺杆设有动扣,螺杆设有限位块,罐盖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热交换管,热交换管包括内螺旋管、外螺旋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内螺旋管下端与外螺旋管下端相互连接,外螺旋管上端与第二进水管相互连接,内螺旋管与第二出水管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水余热回收,防止热气泄露,使装置具有保温功能,同时对余热回收方式进行改进,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印染设备、化工设备和食品设备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较高温度的污水,一般的热污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向外排出,使污水的热能白白的浪费,而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把普通的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再进行生产使用,所以就需要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将这二者融合起来,达到循环利用,减少企业运转成本。
目前现有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进行热交换时,由于热交换方式的不足,导致热交换时间较短,进一步导致余热不能进行充分的回收与利用,并且现有装置不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会造成热气泄漏,这样不仅会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也会浪费自然资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一种防渗漏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防渗漏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渗漏的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内罐体和过滤器,所述内罐体外侧焊接有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抽有真空,所述外罐体一侧设有与内罐体上侧和下侧管道连接的透明管,所述内罐体下端焊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设有开关阀,所述内罐体上端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方设有罐盖,所述罐盖下端设有与安装耳相匹配的密封垫装配槽,所述密封垫装配槽装配有橡胶密封垫,所述橡胶密封垫横截面形状为正八边形,所述橡胶密封垫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凸环,所述凸环与橡胶密封垫同轴心,所述罐盖侧面均铰接有定板,所述定板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转动连接有与安装耳相匹配的动扣,所述动扣上下两侧均设有与螺杆固定连接的限位块,所述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罐盖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包括内螺旋管、外螺旋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内螺旋管下端与外螺旋管下端相互连接,所述外螺旋管上端与第二进水管相互连接,所述内螺旋管与第二出水管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与过滤器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6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绢纺纱线面料的定型机链条滑块
- 下一篇:一种机械多故障实时模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