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对位的电路板裁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4589.4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2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天送;蔡光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惠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8 | 分类号: | B26D1/18;B26D1/24;B26D7/27;B24B9/02;B24B41/00;H05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对位 电路板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光学对位的电路板裁磨设备,该设备包括对位单元、裁磨单元、移载单元与一出料单元。利用该对位单元能取得要加工的电路板非实体靶位,经将电路板后送至裁磨单元,就电路板的两对应边进行裁切与磨边,经转向电路板再进行一次裁切与磨边,最后通过出料单元将电路板送出。本实用新型以自动化方式完成电路板的对位、裁切与磨边工序,能有效提升产能,降低人为错误,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光学对位的电路板裁磨设备,涉及一种电路板的加工工艺,尤其关于就电路板依序进行光学对位、裁板与磨边等工序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路板的裁磨工艺中,会先将电路板钻出实体靶孔,而后借CCD取像配合使用PIN针插入该电路板的靶孔,再利用X、Y移载机构将电路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使一下移载机构将电路板带入一裁磨机构,以便进行裁磨作业。前述现有方式存有下述缺失:
一、PIN针与靶孔间势必会存有些许间隙,导致影响对位的准确度,连带使后续裁磨后的成型品精度变差。
二、现有方式,其PIN针都只能专用对应于单一尺寸的靶孔,对于PIN针的备料来说相当困扰。
三、现有方式,其PIN针因需插入电路板的靶孔中来移动电路板,若该电路板属于偏薄的态样时,电路板极易因拉动而造成靶孔变形,导致后续工艺连带会有降低合格率的问题。
四、现有方式无法辨别电路板方向的准确性,后续极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期的结果。
再者,电路板生产时会因应客户不同产品订单需求,裁切成许多不同大小的尺寸,若就以往加工方式来说,包括裁切机与磨边机都分别提供不同功能,各工作站必需搭配人力移送才能完成所有工序,但对于现今人力难求、人工成本高涨的时代,只有加速全自动化方式,才能解决人力与成本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应用众多尺寸加工需求的电路板裁切磨边设备,刻不容缓。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改进现有电路板加工方式的上述缺点,期使电路板的加工工艺得以更加完善且理想,符合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前述现有电路板加工各设备未能整合且未达全自动化,且其先利用CCD取像与插PIN于靶孔后才进行裁磨所衍生的诸多缺失,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对位的电路板裁磨设备,其为一种自动化设备,电路板入料后,完全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移载和加工,并依序进行光学对位、裁板与磨边等工序,其减少人力的使用,能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创造利润。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与目的之一在于:将现有技术中以CCD取像方式改成以X-RAY取像对位,且先不进行钻靶,也不需使用PIN针,如此一来,不会有现有PIN针与靶孔间因存有间隙导致影响精度的缺失,而能提高产品精度。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由于将现有技术中以CCD取像方式改成以X-RAY取像对位,且先不进行钻靶,也不需使用PIN针,如此一来,不需就多种规格的PIN针备料,能简化工序,不受限PCB板靶孔尺寸大小或靶孔形状及型式,获致提升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由于先不进行钻靶,也不需使用PIN针,能解决靶孔被PIN针拉动变形的问题,有效提升后续加工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由于采用X-RAY取像对位,可进行PCB板方向确认,再由后方设备进行旋转及翻转作业;能使电路板的方位辨识性提高,减少方向错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最后一目的:该光学对位的电路板裁磨设备,其裁磨设备具宽度调整功能,且其裁板装置在切除电路板不要的余料后,能立刻直接进行磨边工序,效率极佳;再者,其余料能利用一导料板直接排除并落入至底部的废料收集区,以便整理收集,维持厂区整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手段为:该裁磨设备,包括有对位单元、裁磨单元、移载单元与出料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惠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捷惠自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4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