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3460.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晛;高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博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24/46;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56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组合式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包括一体化槽体、沿槽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配水槽、混凝反应槽、气浮槽、清水槽、过滤槽,配水槽与混凝反应槽的底部相通,混凝反应槽与气浮槽相通,清水槽上设有排渣槽,气浮槽与排渣槽相通,气浮槽与过滤槽之间设有过水槽,过水槽沿槽体的外壁设置,过水槽的槽底低于第二溢流口,气浮槽的底部连通过水槽,过水槽通向过滤槽,过滤槽的底部连通清水槽的底部,清水槽的出水口低于布水槽。本实用新型布局更加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滤槽与气浮槽相邻时,排渣槽占用过滤槽空间的问题,另外气浮槽、过滤槽到清水槽的水体流动均可自动流向下一环节,减少了泵的使用,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行业中,气浮和过滤是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气浮一般用于分离水中的油质或轻质悬浮物,气浮设备工作原理是预先在高压下将空气溶入回流水中,形成过饱和的高压气水混合物,再将此气水混合物通过释放器减压释放到水中,产生大量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黏附水中的油质或轻质悬浮物,将其携带浮到水面,利用刮渣机将浮渣刮出气浮设备,从而将油质或轻质悬浮物从污水中分离除去。过滤一般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过滤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填料间堆积形成的微小间隙截留水中粒径在10um以上的悬浮颗粒物,使水质得以净化。气浮和过滤一体化系统是集气浮、过滤、吸附于一体的过滤系统。
然而现有的一体化气浮过滤设备需要设置多个不同功能的槽体,各个槽体因自身功能不同还要安装相应的设备,如何去布局各个槽体,方便设备的安装,同时还不影响各个槽体的空间和效率,是目前一体化设备设计的一大难题。而这对一体话气浮过滤设备除了以上问题,还有污水从一个槽体转至另一个槽体时,如何才能实现低能耗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一体化槽体、沿槽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配水槽、混凝反应槽、气浮槽、清水槽、过滤槽,所述配水槽与所述混凝反应槽的底部相通,所述混凝反应槽通过顶部的第一溢流口与气浮槽相通,所述清水槽的左上角部分设有排渣槽,所述气浮槽的顶部通过第二溢流口与所述排渣槽相通,所述气浮槽与过滤槽之间设有过水槽,该过水槽沿槽体的外壁设置,该过水槽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二溢流口,所述气浮槽的底部设有第一过水管,该第一过水管通向所述过水槽,该过水槽通向所述过滤槽的布水槽,所述过滤槽的底部通过第二过水管连通清水槽的底部,所述过滤槽的中部设有滤料层,该滤料层位于布水槽和第二过水管之间,所述清水槽的出水口低于所述布水槽。
优选地,上述槽体外设有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清水槽,所述滤料层的底面均匀设有反冲洗出水喷头,所述过滤槽的上部设有低于布水槽的反冲水排水口,所述第二过水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上述气浮槽内的溶气释放器与第一过水管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该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溢流口。溶气释放器区域污水水体比较动荡,通过隔板将第一过水管与溶气释放器隔开,能够提高第一过水管排出的水相对地更加干净。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反应槽、气浮槽、清水区的底部均设有排空管。以便排空清洗或维修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通过清水槽将气浮槽和过滤槽隔开,清水区水位较低,可以在清水槽上半区域设置排渣槽,而不影响清水槽的出水,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滤槽与气浮槽相邻时,排渣槽占用过滤槽空间的问题,另外气浮槽、过滤槽到清水槽的水体流动均可自动流向下一环节,减少了泵的使用,降低能耗;另外增加反冲洗泵,可以对滤料层进行定期冲洗,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滤料消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博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博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3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机器人头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