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包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3069.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9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斌;董冰;汤桃峰;林金源;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H01M10/48;H01M1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及汽车,该动力电池包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包括下箱体底板,下箱体底板朝向上箱体的一面设有第一放置区域和第二放置区域,第一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第一模组子区域,第二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第二模组子区域,第二放置区域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与下箱体底板可拆卸连接,支撑座远离下箱体底板一端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支撑板背向下箱体底板的一面设有第三放置区域,第三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第三模组子区域,第一模组子区域、第二模组子区域、第三模组子区域均用于放置动力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同一车型的不同电量续航版本,降低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能源安全重视程度的加深,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内燃机弊端日益凸显,采用环保能源的各类动力系统需求越来越迫切,其中以电动化为技术背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近年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认可度逐渐提升,市场对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传统汽车主机厂具有不小的挑战,为了满足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通常需要对同一车型配置不同的电量续航版本,例如,高配车型需要续航里程高,低配车型需要续航里程低。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是单独开发的,对同一车型的高低配版本需要重新设计不同的动力电池包,导致开发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满足同一车型的不同电量续航版本,降低开发成本。
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上箱体和与所述上箱体配合安装的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包括下箱体底板,所述下箱体底板朝向所述上箱体的一面设有第一放置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放置区域相邻的第二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第一模组子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模组子区域沿整车X方向呈矩阵式分布,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第二模组子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二模组子区域沿整车Y方向矩阵布置;
所述第二放置区域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下箱体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下箱体底板一端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下箱体底板的一面设有第三放置区域,所述第三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第三模组子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三模组子区域沿整车Y方向矩阵布置,所述第一模组子区域、所述第二模组子区域、所述第三模组子区域均用于放置动力电池模组,所述上箱体对应所述第三放置区域的位置设有第一容纳盒,所述第一容纳盒用于容纳放置在所述第三模组子区域上的动力电池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动力电池包,支撑座与下箱体底板可拆卸连接,支撑座远离下箱体底板一端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当整车为高续航版本时,安装上支撑座和支撑板,在第一模组子区域、第二模组子区域和第三模组子区域均放置动力电池模组,上箱体上的第一容纳盒对放置在第三模组子区域上的动力电池模组进行收容,实现双层动力电池模组,满足高续航需求;当整车为低续航版本时,只需拆下支撑座和支撑板,只在第一模组子区域和第二模组子区域放置动力电池模组,形成单层动力电池模组;因此,在面对同一车型的不同电量续航版本时,无需在对动力电池包重新设计,只需安装或者拆卸支撑座和支撑板即可,降低了开发成本。此外,若干个第一模组子区域沿整车X方向呈矩阵式分布,若干个第二模组子区域沿整车Y方向矩阵布置,若干个第三模组子区域沿整车Y方向矩阵布置,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区域的上方安装有高压控制盒、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监控单元,所述高压控制盒、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监控单元沿整车X方向分布,所述上箱体朝向所述下箱体的一面设有第二容纳盒,所述第二容纳盒与所述高压控制盒、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监控单元的位置对应,所述高压控制盒、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监控单元收容在所述第二容纳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3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布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插件安装机构及电池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