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2708.2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峰;郑志康;江斌;林宗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12 | 分类号: | B60B3/12;B60B21/06;B60B2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内胎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属于车轮领域,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轮辋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弧状轮缘,弧状轮缘的外端设有第一加宽段,轮辐,其一端部位于轮辋的内部且焊接在轮辋的内壁,轮辐上开设有风孔,轮辐的中部设有凸出的弧状加强筋,弧状加强筋环绕在轮辐的外侧壁上,气门嘴,其一端设置在轮辋上,另一端朝向风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降低轮辋厚度使得车轮轻量化,通过第一加宽段、弧状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宽段的设置,提高车轮整体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无内胎车轮是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的车轮。无内胎车轮包括两个主要部件,即轮辋和轮辐,这两个部件在接合处被焊接在一起。
随着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向是汽车发展趋势,为此,汽车企业愈加重视汽车轻量化的研究。其中车轮的轻量化是研究的重点对象。
现阶段的汽车企业对车轮做的轻量化处理,主要是在材料上的选取,通过降低轮辋的厚度,由于材料厚度降低,需要考虑是否能够达到应有的刚度和强度,现有车轮在降低轮辋厚度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结构的改进,使得车轮难以满足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降低轮辋厚度使得车轮轻量化,通过第一加宽段、弧状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宽段的设置,提高车轮整体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轮辋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弧状轮缘,弧状轮缘的外端设有第一加宽段,轮辐,其一端部位于轮辋的内部且焊接在轮辋的内壁,轮辐上开设有风孔,轮辐的中部设有凸出的弧状加强筋,弧状加强筋环绕在轮辐的外侧壁上,气门嘴,其一端设置在轮辋上,另一端朝向风孔设置。
优选地,轮辐包括轮辐本体和第二加宽段,第二加宽段设置在轮辐本体的一端部,第二加宽段焊接在轮辋的内壁。
优选地,轮辋的厚度为3.9-4.5mm。
优选地,轮辋的材质为合金高强钢。
优选地,轮辐的厚度为11.95-12.55mm。
优选地,轮辋的材质为超细钢。
优选地,风孔共10个,10个风孔沿轮辐周向等距间隔设置,且分布在弧状加强筋上。
优选地,轮辐的宽度为116-118mm。
优选地,轮辋的宽度为280-28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降低轮辋厚度的同时,通过对弧状轮缘的加宽处理,即第一加宽段的设置,提高轮辋的强度。
2、通过增设凸出的弧状加强筋,在轮辐薄弱处提高轮辐的强度。
3、通过对焊接位置的加宽,使得合成焊焊缝更可靠,进而提高车轮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传统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统轮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轮辋,2-弧状轮缘,3-第一加宽段,4-轮辐,41-轮辐本体,42-第二加宽段,5-风孔,6-弧状加强筋,7-气门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制动器防尘罩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