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底渣的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2076.X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7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大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B02C1/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鲍保丰 |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底渣 过滤 装置 | ||
一种炉底渣的过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左上方设有一进料斗,箱体在两侧加工有开口,箱体在开口的上部设有电机架,电机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轴端装有凸轮,箱体在开口的下部设有弹簧座,网板穿过开口并伸出箱体外,网板的厚度小于开口,网板伸出部分通过弹簧与弹簧座固定连接,网板的板面上均匀加工过料孔,网板的两侧还固定有横杆,横杆与凸轮的位置对应,箱体上部设有液压机构;网板是弹性支撑的,凸轮的间歇运动使得网板整体发生弹性振动,网板有效起到了过滤作用,不易堵塞,装置还设有液压机构,通过凸柱与过料孔的挤压作用实现未过滤的大颗粒的炉底渣的二次碎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底渣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炉底渣是冶炼厂的副产品,炉底渣粉碎后可以作为制造粉煤灰砖的组分,我国每年产生的炉底渣的数量巨大,重复利用的价值高,现有的炉底渣处理装置一般通过破碎刀将炉底渣打碎,然后通过滤网筛选得到小颗粒的输出物,由于部分炉底渣的破碎不彻底,滤网在筛选时会出现堵塞的情况,现有的炉底渣的处理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更换滤网,如申请号为201910642167.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电厂锅炉底渣处理装置,可以快速地对滤网实现拆卸更换,解决了滤网堵塞的问题,更换滤网时装置必须停止作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底渣的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底渣的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上方设有一进料斗,所述箱体在两侧加工有开口,所述箱体在所述开口的上部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装有凸轮,所述箱体在所述开口的下部设有弹簧座,网板穿过所述开口并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开口,所述网板伸出部分通过弹簧与所述弹簧座固定连接,所述网板的板面上均匀加工过料孔,所述网板的两侧还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凸轮的位置对应,所述箱体上部设有液压机构;
网板由弹簧弹性支撑,电机的转动使得凸轮间歇地撞击网板端部的横杆,使网板产生振动,小颗粒的炉底渣通过过料孔,大颗粒的炉底渣卡在过料孔,由液压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粉碎。
优选地,所述进料斗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进料斗上装有振动电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倾斜的底板及振动电机的作用使得炉底渣可以顺利地由进料斗滑入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过料孔的上部为倒置的圆台状、下部为圆柱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料孔的形状设计可以方便大颗粒的炉底渣堆积过料孔处,方便炉底渣的二次粉碎。
优选地,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轴及固定在所述液压轴端部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具有凸柱,所述凸柱的形状与所述过料孔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凸柱往下运动挤压过料孔的炉底渣,实现二次的碎料。
优选地,所述箱体在底部位置还设有出料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料管实现过滤后的炉底渣的出料,出料管上设有控制开闭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网板是弹性支撑的,凸轮的间歇运动使得网板整体发生弹性振动,网板有效起到了过滤作用,不易堵塞,装置还设有液压机构,通过凸柱与过料孔的挤压作用实现未过滤的大颗粒的炉底渣的二次碎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底渣的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置的放大图。
图中:1、出料管;2、箱体;21、开口;3、弹簧座;4、弹簧;5、网板;51、过料孔;6、横杆;7、凸轮;8、电机;9、电机架;10、液压机构;101、凸柱;102、压板;103、液压杆;11、进料斗;111、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大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大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