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0813.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7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汤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同成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11/12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低速 充气 轮胎 | ||
1.一种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包括实心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胎体包括胎面部、胎肩部、减震部和接合部,所述胎面部呈圆弧形沿轮胎的行驶面圆周方向分布,所述胎面部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远离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间形成相互贯通的沟槽,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圆环型,所述第一凸起部左右两侧的第二凸起部分别包括20个~60个,呈翅型,且自靠近第一凸起的一端向外逐渐变宽,所述第三凸起部呈四边型,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一一对应均匀地分布于实心胎体的外周;所述胎肩部位于胎面部的内侧,所述胎肩部宽度大于胎面部,用于支撑所述胎面部;所述减震部位于胎肩部的内侧,所述减震部宽度与胎肩部宽度相同,所述减震部左右两侧分别均匀地设有20个~80个向内凹陷的孔洞;所述接合部位于减震部内侧,呈向内的斜面形,用于连接轮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单侧的第二凸起部包括22个~56个,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实心胎体上,位于第一凸起部两侧的两个第二凸起部相互对称,且靠近第一凸起部的第二凸起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平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末端的高度与第一凸起部的高度相等,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的高度自远离第一凸起部起逐步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轴向宽度为2.0cm~4.5cm,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轴向长度为3.5cm~6.5cm,第三凸起部的轴向长度为1.5cm~3.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间形成的相互贯通的沟槽分别向左或向右延伸至所述胎肩部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左右两侧分别均匀地设有24个~76个内凹陷的孔洞,所述减震部设有的内凹陷的孔洞呈圆形、三角形、椭圆形、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孔洞向内凹陷的深度为2.5cm~8.5c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胎肩部、减震部和接合部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部的内周直径为10.0cm~18.5cm,所述接合部的内周直径为9.5cm~17.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胎体为硬质橡胶实心胎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同成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同成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08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速免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气门座圈检测及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