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0798.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汤广斌;刘旭;牛帅;张昌艳;孙浩杰;王恩伟;李冬;位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0 | 分类号: | B01F7/20;B01F3/08;B01F1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63400 河南省驻马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酸钙 湿法 改性 | ||
一种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包括罐体、分散剪切膜、乳化机和搅拌部件;分散剪切膜设置于罐体内部;乳化机末端穿过罐体后伸入到分散剪切膜内侧;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和连接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桨设置于罐体内,搅拌轴沿罐体高度方向设置;罐体包括筒体、连接于筒体顶部的上盖以及连接于筒体底部的下盖;上盖上设纳米碳酸钙入料口和改性剂加料口,下盖上设出料口;筒体以及下盖外侧套设有加热套,加热套与罐体之间预留有加热间隙,加热套上连接有伸入到加热间隙内的蒸汽管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性罐保证了纳米碳酸钙和改性剂的充分混合,大大提高了改性效率;改善了纳米碳酸钙在改性罐壁内的团聚粘附,提高了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纳米碳酸钙制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罐。
背景技术
纳米碳酸钙作为三大纳米材料中最易得的纳米材料,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经常作为改性填料添加到橡胶或者树脂中,既能提高橡胶和树脂的耐热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磨性、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又可以降低成本。
但是纳米碳酸钙直接用于有机介质中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分子间力、静电作用、氢键等引起碳酸钙粉体的团聚,使其失去作为填料提高性能的作用;二是纳米碳酸钙为亲水性无机化合物,其表面有亲水性较强的羟基,呈强碱性,使其与有机高聚物的亲和性变差,易形成聚集体,造成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匀,导致两材料间界面缺陷,直接应用效果不好。
纳米碳酸钙的大量使用使得其缺点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其分散性和亲油性,从而提高其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进一步扩其应用。目前的改性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湿法改性是最常用的生产方法。
现有的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技术中需要克服的问题为:解决纳米碳酸钙易形成聚集体,造成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匀,导致纳米碳酸钙质量不佳,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包括罐体、分散剪切膜、乳化机和搅拌部件;
分散剪切膜设置于罐体内部,且分散剪切膜与罐体内壁平行;
乳化机末端穿过罐体后伸入到分散剪切膜内侧;
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和连接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桨设置于罐体内,搅拌轴沿罐体高度方向设置;
罐体包括筒体、连接于筒体顶部的上盖以及连接于筒体底部的下盖;上盖上设纳米碳酸钙入料口和改性剂加料口,下盖上设出料口;
筒体以及下盖外侧套设有加热套,加热套与罐体之间预留有加热间隙,加热套上连接有伸入到加热间隙内的蒸汽管道。
分散剪切膜与罐体之间的间距为30~70mm,分散剪切膜的孔径范围为30~300目。
乳化机水平设置,乳化机共有3个,3个乳化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乳化机之间的夹角为120°。
搅拌桨共有两个,两个搅拌桨分别为上搅拌桨和下搅拌桨,乳化机所在的水平面位于上搅拌桨和下搅拌桨所在的水平面之间。
下盖上设置有取样口,取样口上设取样阀门。
加热套外侧套设有保温层。
罐体上连接有底座。
罐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驱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0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装后塞及螺丝模组
- 下一篇:可调阻尼的猫跑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