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0641.9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夏鑫磊;许大鹏;卢辰;郑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68 | 分类号: | E04B2/68;E04B2/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装配式 墙体 连接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的两端预留榫卯接口和锚固钢筋,两片相邻预制墙体的榫卯接口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在两片相邻预制墙体之间设竖向插筋,竖向插筋与锚固钢筋焊接或绑扎,在两片预制墙体之间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在于:1、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后浇带的力学性能;2、预制墙体榫卯接口为预制墙体和后浇带之间的刚度突变起到过渡作用;3、用于地下结构预制墙体连接时,预制墙体榫卯接口可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预制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延长地下水侵入路径,提高装配式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针对预制墙体连接的做法主要以灌浆套筒和普通混凝土后浇连接为主。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工序复杂,工程费用较高;采用普通混凝土后浇连接的节点结构性能较差,且接缝处防水性能差,不宜用于地下结构。由于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技术的缺陷,导致目前整体预制墙体的应用较少,限制了装配式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常规装配式墙体连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于预制墙体连接,提高节点防水性能的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的两端预留榫卯接口和锚固钢筋,两片相邻预制墙体的榫卯接口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在两片相邻预制墙体之间设竖向插筋,竖向插筋与锚固钢筋焊接或绑扎,在两片预制墙体之间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
进一步地,锚固钢筋的预留长度不小于预制墙体的榫卯接口外凸的距离与十倍锚固钢筋的直径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榫卯接口位于预制墙体墙厚方向的中部,锚固钢筋设置于榫卯接口两侧,所述榫卯接口由预制墙体端面向外凸出墙体厚度的0.2~0.5倍,且与墙体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两片相邻预制墙体对应榫卯接口之间的间距为不小于十倍锚固钢筋的直径。
该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由预制墙体,预留锚固钢筋,竖向插筋,后浇筑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组成。其中预制墙体,榫卯节点和预留锚固钢筋在工厂内预制成型,现场定位后绑扎竖向插筋,最后支模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其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
1、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后浇带,提高后浇带的力学性能;
2、预制墙体榫卯接口为预制墙体和后浇带之间的刚度突变起到过渡作用。
3、预制墙体榫卯接口可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预制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延长地下水侵入路径,提高装配式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轴侧示意图
图2为节点的俯视图
图3为节点的立面图
图中1为预制墙体,2锚固钢筋,3为竖向插筋,4为超高性能混凝土,5为榫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中1为预制墙体,2锚固钢筋,3为竖向插筋,4为超高性能混凝土,5为榫卯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0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盖盖子的自动机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排泥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