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372.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斌;宋阳;梁亚英;王坤;丁文刚;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F25B27/02;F28B1/02;F23L15/00;F02G5/00;F02C6/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三联供系统。所述三联供系统包括:燃气发电设备,产生电力以向电网供电;制冷设备,连接所述燃气发电设备,所述制冷设备接收所述燃气发电设备的热量来制冷;除湿设备,连接所述制冷设备和所述燃气发电设备,流入所述除湿设备的燃气至少通过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却来除湿,并且除湿后的燃气通入所述燃气发电设备。该三联供系统实现了新的除湿循环,在起到除湿作用的同时,有效地减少高品位电能的消耗、实现了节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气体除湿有多种实现方法,主要包括升温除湿、冷凝除湿、吸附除湿、吸收除湿、膜除湿等。现有的三联供系统的沼气发电项目所采用的的气体除湿方式多为冷凝除湿,而冷凝除湿需要设置独立的冷凝机组,冷凝机组消耗高品位的电能,增大了整个项目的耗电量。对于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的能源行业而言,现有的气体除湿方式并不节能。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三联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单一的除湿模式在很多场合没法满足燃气发电设备的最佳运行要求。例如,现在许多利用燃气轮机或者燃气内燃机作为燃气发电设备的场合,燃气发电设备所需的燃气对气体相对湿度要求比较高。以进口内燃机气体为例,其要求燃气的气体相对湿度要求达到50%。而传统的气体除湿装置或系统,在不加额外热源的情况下,对气体除湿后的气体相对湿度仅能达到80%左右,达不到上述内燃机对燃气品质的要求,从而会造成燃气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不稳定的、或降功率等问题。而加热除湿技术虽然能使燃气的气体相对湿度降低到50%以下,但燃气温度往往会高于50℃以上。过高的燃气温度会使燃气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降低,甚至会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如何使燃气的湿度和温度都能够满足要求,并且能够避免造成的电能的消耗过大是目前三联供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联供系统。该三联供系统实现了新的除湿循环,在起到除湿作用的同时,有效地减少高品位电能的消耗、实现了节能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提供一种三联供系统,所述三联供系统包括:燃气发电设备,产生电力以向电网供电;制冷设备,连接所述燃气发电设备,所述制冷设备接收所述燃气发电设备的热量来制冷;除湿设备,连接所述制冷设备和所述燃气发电设备,流入所述除湿设备的燃气至少通过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却来除湿,并且除湿后的燃气通入所述燃气发电设备。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三联供系统中,所述除湿设备包括第一除湿装置,所述第一除湿装置连接所述制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却介质,并且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对其内部的待除湿燃气进行冷却除湿。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三联供系统中,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二除湿装置,所述第二除湿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除湿装置以接收冷却后所述待除湿燃气,并且所述第二除湿装置还连接所述制冷设备和所述燃气发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除湿装置接收所述制冷设备的加热介质,通过所述加热介质对所述待除湿燃气加热以进一步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燃气供给至所述燃气发电设备。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三联供系统中,所述第一除湿装置将所述待除湿燃气冷却至饱和状态后,再进一步降低温度将所述待除湿燃气中的水分冷凝。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三联供系统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吸收式溴化锂机组,所述冷却介质为所述吸收式溴化锂机组接收所述燃气发电设备的热量后制取的冷却液体,所述加热介质为所述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在制冷过程中排出的烟气,其中,流入所述第二除湿装置内的冷却后的所述待除湿燃气的温度低于所述烟气的温度。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三联供系统中,所述吸收式溴化锂机组为烟气热水型冷水机组或烟气型冷水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喷淋逃生用事故应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窗扇防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