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箱轴承压装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57875.8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良云;朱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千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33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轴承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曲轴箱轴承压装工装,涉及压装工装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主筒和压杆;主筒的下部侧壁径向设有若干壁孔,壁孔的两端孔口向内收缩成收颈部,壁孔内滑动配合有滚珠,该滚珠的直径大于壁孔的孔长,滚珠通过滑动使得滚珠部分侧壁延伸至壁孔外;壁孔上方的主筒外壁设有压板;压杆自上向下包括承压段、限位段和滑动段,并且承压段、限位段和滑动段的圆径依次变小,限位段位于主筒的上方,并且限位段的圆径大于主筒的内孔圆径,限位段的外壁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至主筒的上端和承压段的下端,可以提高对轴承规格的适配范围,在压装的同时完成了对中,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箱轴承压装工装,主要涉及压装工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厂家在组装曲轴箱的时候,均需要借助专用的工装将轴承压入曲轴箱的轴承室中。现有的工装包括立柱和压轴,立柱的轴心线与压轴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这种方案存在有诸多不足,为了提高立柱和压轴的对中效果,通常会将导入段设置成锥形结构,或者将导入段的圆径设置得和轴承内圈很接近,这种方案会使得导入段对轴承的圆径适应能力很差,稍微换一个规格的轴承就无法适配,如果导入段的圆径设置的与轴承内圈不接近,就很容易导致对重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轴箱轴承压装工装,可以提高对轴承规格的适配范围,在压装的同时完成了对中,效率更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筒和压杆;所述主筒的下部侧壁径向设有若干壁孔,所述壁孔的两端孔口向内收缩成收颈部,所述壁孔内滑动配合有滚珠,该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壁孔的孔长,所述滚珠通过滑动使得所述滚珠部分侧壁延伸至壁孔外;所述壁孔上方的主筒外壁设有压板;所述压杆自上向下包括承压段、限位段和滑动段,并且所述承压段、限位段和滑动段的圆径依次变小,所述限位段位于所述主筒的上方,并且所述限位段的圆径大于所述主筒的内孔圆径,所述限位段的外壁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至所述主筒的上端和所述承压段的下端;所述滑动段向下滑动配合至所述主筒的内孔,所述滑动段的下端设有上粗下细锥形件,伴随所述滑动段向下移动,所述锥形件将向外推动所述滚珠,所述滚珠延伸至所述主筒的外部,所述主筒的下端直径小于轴承的内圈的直径,所述滚珠向外滑动到主筒外部的时候,该滚珠抵靠至轴承的内圈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固定的时候首先将轴承放置曲轴箱内腔的位置,然后将主筒的下端向下插入轴承内圈,此时由于主筒的下段直径小于轴承的内圈直径,因此主筒可以很容易的插进轴承的内圈;然后通过压机向下压承压段,滑动段将向下滑动段推动锥形件向下,锥形件向外推动滚珠向外滑动,滚珠部分延伸至主筒外,进而抵靠至轴承的内圈,最终形成对中,在下压的同时将轴承固定,其中下压过程中压板与轴承的端部接触,进而将轴承整体下压至曲轴箱的内腔,以实现对轴承的压装,完成之后向上移动压机,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压杆向上移动,自动解除滚珠对轴承内圈的锁定。
其中限位段的圆径大于主筒的内孔圆径,因此可以避免压杆过过度的向下滑动,当限位段的下端面与主筒的上端接触的时候,压杆将对主筒提供向下的压力,进而通过主筒将轴承向下压。
优选地,所述压板的上端与所述主筒之间设有加强肋,通过加强肋可以提高压板的强度,便于将轴承顺利的押金曲轴箱的内腔。
优选地,所述锥形件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配合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与所述压杆的下端固定,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防止所述锥形件滑脱的帽件,所述滑杆上外套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抵靠至所述压杆的下端和所述帽件,设置了缓冲弹簧,可以使得压杆的力通过弹簧间接传递至锥形件,因此锥形件和压杆的相对位置可以收缩,以便滚珠向外将轴承内圈撑紧撑紧的时候,压杆也同样可以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进而保证滚珠在抵靠至轴承内圈内壁之后,限位段的下端面能够接触到主筒的上端,进而避免限位段与主筒无法接触,使得主筒受到的压力完全来自锥形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千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千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7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背楞中空型塑料建筑模板
- 下一篇:一种隔热型材组合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