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驳船载体快速构建的模块化油料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7811.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荣;黄新磊;史生凤;徐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28 | 分类号: | B63B35/28;B63B35/30;B63B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潇;廖辉 |
地址: | 4302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驳船 载体 快速 构建 模块化 油料 输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驳船载体快速构建的模块化油料输送系统,包括自航驳船、集装托盘、工作艇模块、软管绞车模块、岸滩终端模块及配电箱模块;工作艇模块用于往返自航驳船与岸滩终端模块、自航驳船与油船之间进行油料输送管路的铺设;软管绞车模块用于提供油料输送管路;岸滩终端模块用于固定在岸滩上,为接收油料设备和油料输送管路的连通提供转换接头;配电箱模块为各模块分配电能;工作艇模块、软管绞车模块、岸滩终端模块及配电箱模块均通过集装托盘安装在自航驳船上。本实用新型构建速度快,能够解决制式装备数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输送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驳船载体快速构建的模块化油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登岛作战是我军未来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海军在登陆作战油料支援保障任务中,负责由海到岸油料输转任务。目前,能够实施由海到岸油料输转的装备系统只有漂浮管线油料卸载系统,该系统输送距离1200m,适应3级海况,油料卸载能力150m3/h,在输送能力及适应海况方面都非常有限。而且,专用漂浮管线油料卸载系统制造花费时间久、成本高,如何在战时的紧迫时间下应对制式装备数量不足的情况,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驳船载体快速构建的模块化油料输送系统,构建速度快,能够解决制式装备数量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驳船载体快速构建的模块化油料输送系统,所述模块化油料输送系统包括自航驳船、集装托盘、工作艇模块、软管绞车模块、岸滩终端模块及配电箱模块;
所述工作艇模块用于往返自航驳船与岸滩终端模块、自航驳船与油船之间进行油料输送管路的铺设;
所述软管绞车模块用于提供油料输送管路;
所述岸滩终端模块用于固定在岸滩上,为接收油料设备和油料输送管路的连通提供转换接头;
所述配电箱模块为各模块分配电能;
所述工作艇模块、软管绞车模块、岸滩终端模块及配电箱模块均通过集装托盘安装在自航驳船上。
进一步地,所述自航驳船具备四点系泊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艇模块采用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绞车模块采用两个,两个软管绞车模块为一组,且两个软管绞车模块管线长度不同,从自航驳船铺设到岸滩终端模块的软管绞车模块管线长度短于从自航驳船铺设到油船的软管绞车模块管线。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软管绞车模块分别安装在自航驳船的首尾两端。
进一步地,软管绞车模块采用两组以上;岸滩终端模块中包含两组以上岸滩终端;配电箱模块中包含两组以上配电箱。
有益效果:
1、由于用于改装的驳船比较普遍且数量较多,便于临时大量征集,本实用新型利用其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对自航驳船简易改装作为载体,安装相应的油料输送模块,即可实现油料由海到岸的输送功能,构建速度快,不需要提前储备,在短时间内通过小量的改装便可实现系统输油功能,符合战时应急要求,能够解决制式装备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系统模块化集成设计,满足集装箱的外形尺寸、重量、运输等要求,便于铁路运输、船上安装并可快速投入使用。
2、本实用新型自航驳船具备四点系泊定位系统,能够保证输油过程中自航驳船位置的相对稳定。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工作艇模块,能够应对复杂海况下铺设管路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向岸滩、油船的双向同步铺设,提高构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7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