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缸盖卸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7476.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3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市中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缸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油缸盖卸油装置,包括卸油槽、第一卸油竖管、第一卸油弯管、第一卸油横管、第二卸油弯管、第二卸油竖管、电磁阀、第三卸油竖管、第四卸油竖管和储油箱;所述卸油槽位于油缸盖内壁上,所述第一卸油竖管分别连接卸油槽和第一卸油弯管,第一卸油弯管依次连接第一卸油横管、第二卸油弯管和第二卸油竖管;所述第二卸油竖管末端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底部分别连接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所述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末端伸入储油箱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缸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油缸盖卸油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化成机械能,做直线往复运动或者摆动运动的液压设备,它结构较简单,做往复运动时,运动平稳,在各种工程机械,船舶,机床,甚至国防装备等行业中广泛使用。液压油缸主要由缸筒、活塞以及活塞杆等几部分组成。
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油缸在缸筒和活塞之间设置有油缸盖,油缸盖上设置有防尘密封垫,以防止液压油外溢,造成浪费。但是在注塑等工艺中,采用的液压油往往粘性较大,比较容易附着于油缸盖的内部,随着液压油缸长期使用,越来越多的液压油集聚在油缸盖的内部。这会导致防尘密封垫受挤压变形,使油缸盖出现漏油现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事也降低了油缸的工作效率;此外,对于外界环境较低时,现有油缸盖卸油装置无法较好卸油,且卸油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中集聚有大量液压油,同时目前现有卸油设备卸油效率较低,且在低温环境中无法较好卸油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油缸盖卸油装置,能够满足低温环境中的卸油需求,且卸油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新型油缸盖卸油装置,包括卸油槽、第一卸油竖管、第一卸油弯管、第一卸油横管、第二卸油弯管、第二卸油竖管、电磁阀、第三卸油竖管、第四卸油竖管和储油箱。所述卸油槽位于油缸盖内壁上,所述第一卸油竖管分别连接卸油槽和第一卸油弯管,第一卸油弯管依次连接第一卸油横管、第二卸油弯管和第二卸油竖管;所述第二卸油竖管末端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底部分别连接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所述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末端伸入储油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卸油弯管的弧度为0.5-1.6,所述第二卸油弯管的弧度为0.7-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卸油弯管的弧度为0.9-1.1,所述第二卸油弯管的弧度为1.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卸油竖管、第一卸油弯管、第一卸油横管、第二卸油弯管、第二卸油竖管、第三卸油竖管、第四卸油竖管外壁缠有自限温电伴热带,所述自限温电伴热带外壁包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自限温电伴热带和电磁阀均连接太阳能发电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卸油竖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电磁阀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上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且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的管径比为2-3: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卸油竖管和第四卸油竖管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防腐蚀软管和第二防腐蚀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市中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市中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7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激光切割设备
- 下一篇:传送带张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