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57141.X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崔振兴;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电众益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13/931;G01S7/02;G01S19/01;B60R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雷达 车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阵列式探地雷达无法与不同高度的车辆连接、避障功能差的问题,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中心处的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的多个防撞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以所述GPS天线为轴对称设置;本设计的车载装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将阵列式探地雷达悬挂在车辆后方并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和水平,在遇到减速带、碎石等障碍物时,该机构可进行水平后移和翻转两种动作进行自动避障并及时复位,拥有较高的检测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地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车载式探地雷达多以单通道或多通道形式,以拖拽的方式装载在车辆尾部,用以对道路进行检测,缺点是检验效率低,测线不能覆盖全路面,且拖车式的安装方式避障能力不足,转弯、倒车困难,极大限制了检测效率。最主要的是也不能与各种不同高度的车辆相连接,还能确保探地雷达离地具有一定高度,以及相应的处于水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阵列式探地雷达无法与不同高度的车辆连接、避障功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中心处的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的多个防撞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两个连接机构;
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以所述GPS天线为轴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基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上;
第一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
连接臂,与所述基座的前端通过快锁插销活动连接;
竖直设置的高度调节架,与所述连接臂通过螺栓连接;
与拖车相连接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高度调节架上,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一对圆孔;
第二固定轴,穿过所述圆孔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尼龙带,将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连接形成一个闭环;
拉紧器,设置在所述尼龙带上,用于调整尼龙带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壳体由下壳、与所述下壳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的上盖、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内壳组成;
所述内壳上固定有U型安装板,
所述内壳位于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后端侧壁上设有一对定位孔,便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轴;
所述基座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一对插销孔。
优选的,所述下壳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开设有螺栓孔;
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将所述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下壳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防撞轮为全向轮,并可拆卸更换。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架上设有多个调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设计的车载装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将阵列式探地雷达悬挂在车辆后方并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和水平,在遇到减速带、碎石等障碍物时,该机构可进行水平后移和翻转两种动作进行自动避障并及时复位,拥有较高的检测速度,一体化设计、重量轻、拆装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电众益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电众益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7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