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5434.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崔鹏;龚浩;龚燕芳;吴朝阳;高智荣;张春杰;潘彦羽;蒲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胡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系统 污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尾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的排放技术领域。尾水排放系统包括第一隔离部、尾水提升泵和单向导通装置,第一隔离部用于将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水体与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的受纳水体隔离,尾水提升泵和单向导通装置并联地安装在第一隔离部上,尾水提升泵用于将尾水由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向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输送,单向导通装置只能允许尾水从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流向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排水时能耗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尾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尾水很多情况下均需要排入附近水体,为了保证受纳水体水位高于污水处理厂最末端构筑物水位,处理后的尾水能正常排放,通常需设置尾水提升装置。尾水提升装置一般包括进水管、提升泵、出水管、阀门等部分,目前常用的提升泵有潜污泵、离心泵等等。
要保证尾水顺利排放至水体,计算提升泵扬程的时候要考虑最末端构筑物的最低水位与受纳水体的最高水位差、水泵及管路的水头损失和一定的安全水头,设计扬程往往高于实际运行的扬程,且在进出水管路较长的情况下,导致电耗增加。同时,提升泵前后管路上设置有伸缩器、止回阀、电动蝶阀或手动蝶阀,系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时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尾水排放系统,包括第一隔离部、尾水提升泵和单向导通装置,第一隔离部用于将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水体与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的受纳水体隔离,尾水提升泵和单向导通装置并联地安装在第一隔离部上,尾水提升泵用于将尾水由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向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输送,单向导通装置只能允许尾水从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流向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水排放系统,通过在第一隔离部上设置单向导通装置和尾水提升泵,可以在第一隔离部的上游侧水体水位高于下游侧的受纳水体的水位时,直接利用单向导通装置实现尾水的流出;当下游侧的受纳水体的水位高于上游侧的水体的水位,利用尾水提升泵来实现尾水的排放。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尾水提升泵、单向导通装置的简洁组合,实现污水厂尾水可在重力自流排放和提升排放两种方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系统管路少,无止回阀、蝶阀及其它管件,运行能耗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尾水提升泵的出口处还连接有提升管,提升管的出口高于受纳水体的液位。
通过设置提升管,可以增加尾水提升泵的最终出水高度,当尾水提升泵不开启的时候,即使受纳水体高度升高,只要未超过提升管的出口高度,就可以防止受纳水体倒灌到提升管中,进而倒灌到尾水提升泵或第一隔离部内。同时,增加尾水提升泵的最终出水高度,可使尾水能够克服出水管水头损失,顺利排入受纳水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升管包括立管段和连通管段,立管段的出口为提升管的出口,连通管段穿过第一隔离部。
通过设置保持竖直状态的立管段,可以增加提升管的出口高度,避免受纳水体倒灌。而且,将立管段的出口设为提升管的出口,可以减少提升管的长度,降低水流在提升管中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对提升泵的功率要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尾水提升泵为穿墙泵。
通过选择尾水提升泵为穿墙泵,穿墙泵的扬程低,流量大,尤其适用于无需伸缩器、止回阀、电动蝶阀或手动蝶阀等容易增加流水阻力的环境中,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单向导通装置为拍门,拍门的出口端设置在第一隔离部的下游侧。
拍门可以在一侧水压大于另一侧的情况下自行打开,相反的情况下自行关闭,无需专门设置监控系统或人员依两侧水压高低不同,即两侧水位高低不同而另行控制,成本低,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5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冷却液监测系统
- 下一篇:卡车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