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可调的环形臂托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5078.6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燕;吴芬芬;张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调 环形 | ||
一种多角度可调的环形臂托,解决了现在冠脉介入手术桡动脉穿刺患者需要手举手臂,不舒适的问题。其包括底板,底板下端右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左端设有水平滑动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内侧为弧形的结构;所述底板上方设有竖直滑动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方设有环形臂托,环形臂托前端与支撑板铰接固定,支撑板和环形臂托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与环形臂托铰接固定,伸缩杆下端与支撑板铰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设备固定在病床的栏杆上,方便拆卸;2)环形臂托的竖直高度可以调节,增加通用性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环形臂托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臂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的环形臂托。
背景技术
冠脉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先进技术,可以在不用开胸的情况下治疗心脏疾病,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只需要进行局麻,并且手术时间短,安全性好,恢复快等优势。
冠脉介入手术桡动脉穿刺的患者,需要患者将穿刺部位抬高制动,但是现在的患者都是手举着,这样患者会特别的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可调的环形臂托,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冠脉介入手术桡动脉穿刺患者需要自己高抬手臂,不舒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下端右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左端设有水平滑动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内侧为弧形的结构;
所述底板上方设有竖直滑动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方设有环形臂托,环形臂托前端与支撑板铰接固定,支撑板和环形臂托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与环形臂托铰接固定,伸缩杆下端与支撑板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右端贯穿立板与第二夹板可转动的连接,第二夹板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外端可滑动的贯穿立板置于立板外侧。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固定有中空的圆筒,圆筒内可转动的连接有圆环,圆环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上端贯穿圆筒置于圆筒上方,螺杆上端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动的套筒,套筒上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环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与底板可转动的连接,转动轴下端圆外周固定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圆筒外侧固定有导向鼻,套筒外端固定有导向轴,导向轴下端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臂且置于导向臂下端。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与支撑板铰接固定的圆台,圆台内可转动的连接有套管,套管上端置于圆筒上方,套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端与环形臂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设备固定在病床的栏杆上,方便拆卸;2)环形臂托的竖直高度可以调节,增加通用性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环形臂托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筒剖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5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