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54919.1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吉;谢占明;王庆磊;阴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34;B29C45/66;H01R43/00;B29C3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节点 塑封 模具 | ||
1.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模具包括:上模具板(1)和下模具板(2);
所述上模具板(1)上设有上容纳腔体(11),所述下模具板(2)上与所述上容纳腔体(11)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容纳腔体(21),所述上容纳腔体(11)与对应的所述下容纳腔体(21)形成一个容纳腔体;
其中,所述上容纳腔体(11)包括第一上腔体(111)、第二上腔体(112)和第三上腔体(113),所述下容纳腔体(21)对应所述第一上腔体(111)、所述第二上腔体(112)和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包括第一下腔体(211)、第二下腔体(212)和第三下腔体(213),所述第一上腔体(111)和所述第一下腔体(211)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112)和所述第二下腔体(212)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和所述第三下腔体(213)形成第三腔体;
所述上模具板(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上腔体(112)的位置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上腔体(112)的注胶孔(3)和排气孔(4);
所述上模具板(1)在非所述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紧固件(12),所述下模具板(2)与所述上紧固件(12)对应的位置设有下紧固件(22),所述上紧固件(12)和所述下紧固件(22)形成紧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至少为3个,所述紧固装置均匀分布于所述塑封模具上,且以所述容纳腔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所述容纳腔体的两侧设置至少一组对称的所述紧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体至少为2个,所述容纳腔体均匀分布于所述塑封模具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板(1)上设有导向孔(13),所述导向孔(13)均匀设置于所述上模具板(1)的边缘部位;
所述下模具板(2)上与所述导向孔(13)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销(23),所述导向孔(13)与对应的所述导向销(23)形成导向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至少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腔体(111)内部设有第一上胶塞(114),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内部设有第二上胶塞(115);
所述第一下腔体(211)内部设有第一下胶塞(214),所述第三下腔体(213)内部设有第二下胶塞(215);
其中,所述第一上胶塞(114)、所述第二上胶塞(115)、所述第一下胶塞(214)和所述第二下胶塞(215)与所述容纳腔体轴向中心线平行的对称轴上均设有开口(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胶塞(11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腔体(111)的深度,所述第二上胶塞(11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上腔体(113)的深度,所述第一下胶塞(21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下腔体(211)的深度,所述第二下胶塞(215)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下腔体(213)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板(1)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下模具板(2)的外部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板(2)的两侧边缘对称设有把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49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路桥工程可拆卸护栏
- 下一篇:一种面料耐磨强度检测设备





